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9日 星期五

    军民融筑药长城

    作者:傅小英 陈静 李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9日 13版)

        全军卫生系统积极探索军民融合之路,药材战略储备、卫生装备维修、军队特需药研发、药品质量监管等融入国家一体化建设发展,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药长城”。

    药材储备方式新

        药材战略储备是形成战时和平时应急卫勤保障能力的有力保证。总后卫生部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探索建立军队战备药材企业代储机制,制定《军队战备药材企业代储管理规定》。对生产周期长、战时筹措难度大的药材,实行实物储备;对流通周转量大,平时市场供应充足的药材,依托市场储备;对和平时期需求量很少,难以保持生产设施设备的药材,以生产技术形式储备。

        军地战备药材联储、联管、联保,使药材储备由“静”变“动”,保障途经由单一变多元,不仅有效解决了战储药材有效期短、轮换更新难等问题,且改变了储备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大批量、多品种应急供应的难题,

        2008年汶川抗震,13万大军赶赴灾区。总后卫生部靠前办公,为救灾部队超常规实施药材保障。从接到命令到清点、装车、运输、最后抵达灾区,首批仅用12个小时。此次汶川抗震救灾,总后卫生部紧急从10余个军队后方仓库和6省2市15个地方代储企业调用320种、价值1亿多元的战备药材,成为全国救援行动开展最早、反应最快、到位最快的药材保障系统之一。

        军队药材系统还依靠企业代储机制完成海地等7国、9批次、1.78亿元人道主义援助,秘鲁等16国、29批次、0.7亿元军援;“中国捐赠”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据总后卫生部张雁灵部长介绍,平战结合的代储企业现在全国有30多家,储存药材价值近2亿元。虽然军队后方药材仓库没有增加、库存量没有增加,保障成本没有增加,有些小概率特需药材通过技术储备实现实物“零库存”,保障效益却成倍提升。 

    装备维修无“尴尬”

        我军如今虽然已形成“救、送、诊、治、防”要素齐全的二代野战卫生装备体系,但装备完好率曾一度遭遇“尴尬”。

        尽管部队与地方卫生装备厂家签订有“终身维修”协议,但大多厂商缺乏应急动员机制,无法配合部队开展应急保障。

        总后卫生部建立军民融合式组织指挥体系和地方动员机制,将维修企业纳入国防动员体系,建立卫生装备维修应急保障预案,联合开展针对性的课题演练,把“终身维修”落到实处。他们成立的全军卫生装备维修信息中心,由服务热线、远程维修系统和维修信息网站3大系统组成,整合军队34家卫生装备检修机构与地方430多个维修网点的维修资源,实现卫生装备快速维修服务保障。

    特需药研发快

        2008年,在国务院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中,总后卫生部和国家卫生部共同负责的“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两大专项顺利启动。

        2010年,总后卫生部和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国家8部委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全面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战场和市场为导向、特色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军队医药科技创新联盟的发展目标。”开启了军民融合开展军队医药科技创新的新篇章。

        “十一五”以来,借助军地科技力量,开展军特药未来需求调研、现有品种评估、民品军用筛选、保障体系研究等多项工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队特需药品100余种。

    官兵吃上“安全药”

        官兵用药95%以上要从地方采购。为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军营,军队卫生系统充分发挥军民融合式保障优势,“十一五”以来建立100多个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点,坚持信息联通选择药品、管理联合配送药品、监督联动检验药品,精心组织药品集中招标,确保部队官兵吃上“安全药”。

        信息联通选择药品。从全军抽调50余位知名药学专家,集体面对面地审核药品质量、企业信誉,对入围的8815个品种好中选优,选出1807个品种,品种淘汰率达到79.5%。 

        管理联合配送药品。利用军地药品招标采购网络平台,对药品出厂、流通、进院全程记录、全程管控。

        监督联动检验药品。在国家和企业检验的基础上,依托军地技术力量,军队每年从500多家企业采购的近2000种药品中,再抽查检验8100批次,对不合格药品的生产企业一律清出采购范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