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1日 星期四

    光明时评

    “将军府”再搬家依然做道具?

    作者:尹卫国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1日 02版)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有一处省级文物“将军府”,10年前为发展嫩江旅游,被迁移到明月岛上,耗费1200多万元,如今又要搬回市区原址,还得花上亿元,如此折腾,招来文物专家和市民的批评。

        搬出去的将军府为何又要搬回来?有关部门的解释是,为争创历史文化名城,需要这个文物作为“镇城之宝”。10年前,因为发展旅游,将军府移往嫩江孤岛上成为旅游“道具”。如今,政府要创历史文化名城,将军府又得打道回府,再次充当文化“道具”。人挪活,树挪死,经历如此折腾,摇摇欲坠的将军府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难道历史文化名城就那么重要,值得挥霍亿元财政资金让将军府“粉墨登场”?据了解,齐齐哈尔市并不富裕,下属几个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一亿元若用于民生,可以为群众办不少实事、好事。是民生重要,还是将军府搬家重要?需要认真掂量。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本没有错,但如果不切实际地透支财力,将重金砸向创建牌子,那就错了。而且,创建文化名城也不一定非得“请回”将军府,如果缺了将军府,就与文化名城失之交臂,那这个文化名城不要也罢,评不上又有何妨?现在看,有关部门执意回迁将军府,足以说明在他们的心目中,创文化名城是重中之重,是超过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将军府搬家,不仅浪费财政资金,还涉及诸多问题。文物不是单独的物件,需要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拆迁重建必然导致附着在文物上的历史文化信息流失。同时,将军府原址已不是空地,盖了很多建筑,包括住宅楼,许多居民表示“给再多补偿都不搬”,可以预见,拆迁将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从决策程序上看,将军府两次搬家也印证了有关部门的一意孤行。10年前搬至明月岛,曾遭到国家、省、市文物专家及市民的一致反对,但相关部门我行我素,拒不理睬,如今迁回,同样还是质疑、反对声一片,相关部门依旧充耳不闻。笔者建议当地相关部门,趁现在搬家工程尚未正式启动,还是从善如流、尊重民意,采纳专家意见,让将军府在明月岛上安营扎寨吧!

        从全国看来,齐齐哈尔市这般折腾文物并非孤例,近年来不少地方以文化重建为借口,让文物古迹为经济建设让道,毁真文物、建假古董的事例屡见不鲜,如愈演愈烈的争夺所谓“名人故里”。表面上看,所打招牌都是为了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但里面夹杂着的可能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最终浪费国家钱财,破坏珍贵文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