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1日 星期四

    个税“密码”

    ——专家点评个税新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1日 10版)

        9月1日起,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月收入低于35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由28%降到8%以下,个税纳税人数由8400万减至2400万。专家指出,个税改革在“削峰填谷”的同时,对拉动内需有积极作用。但是,透过个税新政,其背后的更多“密码”值得探寻。

        削峰填谷

        1994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法先后经历5次修订。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工资收入在4000元左右的职工大多能免交个税,受益者主要是中低收入者。9月1日起,6000万人免交个税。

        专家点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它的主要作用是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再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现在个人所得税真正能低成本征到的就是靠工薪收入的代扣代缴,特别好管。而对高收入阶层,现在个人所得税实际上可以很轻易地就规避掉。个税改革应纳入配套改革范畴,把起征点的调整跟税率的合理化设计和把分类的个人所得税转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达到真正使中国的富裕阶层、有承受能力的人群多交税,中低收入阶层少交税的结果。同时,与CPI挂钩和以家庭为单位区分不同的赡养系数计征,具有可借鉴的一些国际经验,在我国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今后管理条件匹配时,推出具体方案。

        放水养鱼

        财政部税政司预测,此次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调整,使得政府财政收入全年税收减少1600亿元左右。除了个人所得税的调整之外,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也进行了调整。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的相关税法规定不仅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也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点评: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

        从顶层设计上来看,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这是一篇大文章。在这个调整当中需要动用各方面的手段,包括税收、财政、社保等,还有工资。比如对于低收入者,再减税,对他来说也没用,只有加工资才能根本改变收入状况。个人所得税在税收里面是一个“小弟弟”,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个税就像放水养鱼。此次个税的调整,仅仅是税改的一步,它并不是直接对生产或流通环节征收,因此它对经济走势的影响并不直接。但减税后,归个人支配的收入增加了,进而会增加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老树新枝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是突出的矛盾之一。政府可用于影响收入分配的工具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渐收缩,更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任集中赋予了个人所得税。我国个税收入总量占比近年徘徊在7%左右,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小差距,影响了其财政职能和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既要减,又要补,怎么办?

        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

        严格意义上讲,此次修正案草案只能称之为“个人工薪所得税改革”。因为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现行个人税项下的一个征税项目——工资薪金所得。其余的征税项目,基本未纳入这次调整范围。此次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的提高,仍未走出“一刀切”的老路。此次调整虽推出了扩大45%最高税率覆盖范围等加大对高收入者调节力度的举措,但并非是全部的高收入者,它所能触动的只是以工资薪金为收入单一来源的高收入者。现行个税缺陷主要表现在它所实行的分类所得税制上,不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老树也要长新枝——对个税税制来说,启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精细税制安排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 杨 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