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30日 星期二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一辈子守着大山的孩子

    ——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溪头正兴小学校长曾春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30日 06版)
    曾春生护送学生上学。资料照片

        进入大山,一条羊肠小道“领”着我们走到了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溪头正兴小学。就在这样的环境中,56岁的校长曾春生已经待了35年,而他的愿望就是一辈子守着大山里的孩子。

        建起了能抗七级地震的校舍

        虽然学校被大山重重包围,但是这所小学在周围民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外墙刷得白白的,看起来很新,没有农村偏远小学的“落寞”。曾春生很自豪地告诉我们,这所学校能抗七级地震。

        其实这所学校以前并没有如此光鲜。破烂不堪的宗祠当教室,坑坑洼洼的黄泥地面,歪歪斜斜的课桌。不仅如此,教室连窗户都没安装,一到冬天,孩子们在四处漏风的教室里冻得手脚通红。正因为这样,这里的教师走马观灯似地频繁更换,教学质量一直处在全学区后列,最低谷的时候学生数只有80多人。

        这些情形,曾春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直到2000年,曾春生升任校长后,他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来修建学校,终于在陡峭的半山腰上,挖出一块平地新建了教室。为提高教学质量,曾春生骑上了摩托车走出大山学习经验。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一至六年级的总评拿到全学区的第一名,成绩一保持就是十年。现在学生数已经达到200多人,其中40%的学生是从外乡镇过来的。

        30多年护送孩子上下学

        山区,一下雨,平日小小溪流就涨高了,土路也变得泥泞不堪。于是曾春生把护送孩子上下学的苦差事揽到自己身上,一扛就是30多年。只有120斤重的曾春生靠着瘦弱的身体,背起了一个个学生过溪流,牵起了一支支小手走过险峻的山路。

        最让他惊心动魄的一次护送是刮台风下大雨。那次有8个学生,要过一条一百多米长的小道,而下面是万丈深渊。一阵大风刮过来,学生吓得抱在一起,曾春生立马叫学生放掉手中的伞。说起这事,曾春生还心有余悸。

        曾春生无愧于学生,但对自己的孙子却觉得很不好意思。他说,前几天,他四岁的孙子看到了曾春生牵着学生过河的照片时,孙子很纳闷地问:“爷爷,你干嘛牵着别人小孩的手,都不回来看我”。

        30多年了,曾春生没有缺席任何一次刮风下雨的护送,即使是生病也不例外。而现在学生的护送者,已经扩大到了全体老师。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

        有个村民,家里穷,眼见孩子到了读书年龄,他着急找上曾春生。曾春生二话没说,当场掏钱给家长交学费。至今,曾春生还资助着这家的另一个读四年级的小孩。为了让贫困孩子都能上学,曾春生常常是自掏腰包,至今仍帮助着10多位学生。

        “为了让辍学的孩子重回学校,曾校长不知踏破了多少双鞋子,翻越了多少山山岭岭,趟过了多少小河溪流……”溪头村村委会主任赖金山如是说。为了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曾春生不管多远,经常是早上去、中午去、晚上还去。后来连邻居都被感动了,都帮着劝说家长。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苏伟珍)

        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社办公室

        邮编:100062 投稿邮箱:zmjs@gmw.cn 联系电话:010-67078557

        主办:光明日报社 北京广播电视台 

        活动官方网站:www.gmw.cn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