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30日 星期二

    光明时评

    歧视:“代检中介”盛行的沃土

    作者:陈 方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30日 02版)

        一家名为“先锋体检”的网站,设有专门的客服,公司化运作“枪手”代人体检,“确保代检成功”,仅北京地区就能月进数十万元。笔者调查发现,北京至少还有十几家代检中介机构,代检俨然已成产业。北京多家代检中介公司表示,需要代检的人“95%以上都是乙肝,都害怕抽血这一项”,其他项目相对比较少。

        代检机构通过运作“枪手”代人体检非法牟利,监管机构自然必须对其严厉查处。具体到这家“先锋体检”网站,其体检代理服务范围已经包括了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深圳、广州等城市,这么长时间如此“光明正大”行“代检”之实而不被查处,相关监管机构的不作为可见一斑。

        当然,再严厉的监管也可能有所遗漏,欲想对“代检”釜底抽薪,仅仅靠监管一手抓,未必能从根本上杜绝。从代检对象95%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来看,代检盛行从一个侧面呈现出社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之深,这也成为“代检中介”盛行最为肥沃的土壤。

        乙肝病毒携带者找“枪手”代检,这固然是诚信缺失的表现,但从现实看来,他们的选择又多有着“被失信”的前提。多名接受过“先锋体检”代检服务的客户说,他们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找工作过程中很多都是在最后体检中被公司拒之门外。虽然国家一再强调不可以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根本就做不到,很多公司一旦知道某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正是这“残酷”的现实,迫使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得不找人代检。

        2010年2月,国家三部委曾明令要求,入学和就业体检中禁查乙肝。但一年来,禁令执行情况并不令人乐观。据某机构发布的《2010国企乙肝歧视调查报告》显示,在180家被调查的大型国企中,明确表示入职体检要进行乙肝检测的达61.1%。被调查国企中,有63家企业明确表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行,完全不会考虑”,或“大三阳不行,小三阳可以”。用人单位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行为,并没有因为国家有“禁止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规定而缓解。

        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何不能通过正常途径维权,而必须通过“代检”来达到目的呢?投诉难、立案难、举证难、胜诉难、赔偿难,乙肝病毒携带者反歧视维权成本太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与之相对应,企业即便败诉,赔偿金往往只有几千元,最高的也只有几万元,这对地位强势的用人单位来说可谓“不值一提”。 

        现实面前,我们在批评代检对象的时候,就少了几分理直气壮,反而替他们感到痛心。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被歧视的现状得不到彻底解决,代检机构非法牟利这条“社会害虫”就会有市场,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消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