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7日 星期六

    厦门:美在风景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7日 01版)

        这些年厦门的发展引人瞩目:去年,国务院批复厦门经济特区从全岛扩大到全市。这意味着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厦门,岛内外实现一体化。至此,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目光跳出过去局限于岛内100多平方公里土地,转而投向1500多平方公里的厦门全局。今年,厦门发展又向前迈出一大步——厦漳泉三个城市同城化大幕开启。走在厦门的街头巷尾,百姓正热议着这些新话题:三城统一区号、“串门”乘城际轻轨……

        曾几何时,厦门只是一个海岛、边陲小镇,而现在的厦门却如此光彩熠熠。

        从“我爱厦门”到“我建厦门”

        成为特区之前的厦门只是一个“道路不平、电灯不明、自来水常停”,“人们随地吐痰、纸屑尘土纷飞”,有着“美丽的脏厦门”之称的海防小城。

        面对落后的厦门现状与崇高的历史发展使命,厦门选择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突破口。他们相信:城,因“人”而建;市,因“人”而兴。于是他们从爱我厦门,人人懂文明、讲礼貌、讲卫生抓起,开始厦门经济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30年来,厦门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始终紧紧抓住发展主题,坚持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现在厦门已经连续两次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厦门人素质的提高,远不止体现在懂文明、讲卫生、讲礼貌上,他们对厦门的热爱已经升华为只要对厦门发展有利的,他们都尽力而为。如今,这里有一支3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每天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需要的人伸出手。而更多的厦门人把对厦门的热爱,体现在爱岗敬业,勇于奉献。

        正是在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城市风貌中,厦门经济特区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变化: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从“开明厦门”到“创意厦门”

        来过厦门的人都不会忘记,厦门有一条美丽的环岛路。人车行于其上,宛若在画中行。这一美丽景观得益于厦门市在筑路的同时提出把“临海见海、把最美丽的沙滩留给老百姓”的建设指导思想。一年四季,无论冬夏,厦门市民和旅者行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在厦门发展中,像这样时刻把群众利益高举于头顶的事例数不胜数。30年的特区发展中,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开明厦门”的建设。

        在厦门,大到行政区划调整,小到公交收费调价,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同时,率先向市民开放旁听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把决定权放在职代会,使职工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

        翻开相关材料,记者同样看到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群众的高度拥护和支持下,厦门经济特区一路走来,一路充满创意,一路累累硕果:率先进行国企改革,最早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最早进行利改税、政企分开试点;最早放开市场、取消计划供应,率先开辟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组建国内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等等。这些改革以市场为取向,破除旧体制的弊端和束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国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从“生态厦门”到“科学厦门”

        中华白海豚在紧邻城市的水域很难见到,但在厦门可以见到,而且厦门海湾共有40多只;黑天鹅是“娇公主”,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很高,但在厦门市的湿地上却可以见到。娇贵动物们“青睐”于此,这见证了厦门生态文明发展。

        获得地方立法权的厦门,第一个制定、颁布的法规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此后陆续出台了近20部生态城市建设的规章。各级环保部门被要求组织专家和公民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扩大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推动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给厦门带来的结果是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厦门的招商从“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成功转到“科学招商,理性引资”上来,以是否符合生态环境质量为标准,设立门槛,注意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消耗的项目,去年厦门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

        生态文明带给厦门的是欣喜,更是科学发展的思考。厦门开始研究制定我国首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对如何在一个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厦门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环保工程,开展筼筜湖、西海域和环东海域综合整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给予高度评价并作为全球示范工程。森林覆盖率近50%,人均绿地近30平方米,多项环保指标领先国内乃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厦门万元GDP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上海世博会全球征集城市案例中,厦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中国“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案例”,向全世界展示了独特魅力。(本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