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敌情突如其来。炮兵阵地接到指示:“正前方50公里处敌军一个坦克群正向我运动,命你迅速歼敌!”
键盘轻击,荧屏闪烁,数据源源流出:“使用阵地炮群发起一波攻击。”
千里之外,实兵实装对抗在戈壁深处打响。一波攻击后,实际战况与仿真结果完全吻合,将军抚掌大喜:“神了!”
组织仿真推演的“导演”叫唐雪梅,是总装备部研究员;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专家。
“我们离打赢有多远”
应邀前来观摩仿真推演的军内外院士专家,对唐雪梅研发的这套“应用装备体系研究推演系统”连声赞叹,说它的问世,将为陆军武器装备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新的平台。
“战争离我们很近,我们离打赢有多远?”唐雪梅常常这样问自己。
我国早期的导弹定型试验,采用的是传统方法,一次定型要试射十几枚,打得科研人员直心疼。唐雪梅把自己扎实的数学功底与先进的试验理论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一整套小子样试验分析与评估技术。应用该技术后,某型战略导弹定型,仅试射3枚导弹,就达到传统试验方法发射15枚的效果;某型战术导弹定型,减少发射试验10次,新型导弹提前一年列装部队。
不见硝烟的实验室并不平静,未来战场的风云变幻已在这里提前上演。上世纪末,某西方军事强国首次将大规模分布式仿真技术投入应用,并将其列入提高核心军事能力的7项关键技术之一。唐雪梅和战友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在国内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使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一技术领域的差距缩短了10年。
那年,军委作出加强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研究的战略部署,唐雪梅牵头研发“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兵作战仿真系统”,突破了复杂电磁环境建模关键技术难题。
唐雪梅始终以敏锐的触角捕捉装备科研新动向,见微知著,尽得先机,在装备科研领域取得一次次重大突破,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获二等奖。
军队科研人员的担当
有人说,知难而退是一种智慧;但在唐雪梅看来,迎难而上,才是军队科研人员的担当。
那年,总部决定将一项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仿真课题赋予研究所,由唐雪梅牵头研究。如何定量描述复杂电磁环境,让仿真系统更贴近实战、更符合信息化战争要求,国内还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
唐雪梅提出,在大型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实现大规模体系对抗仿真,确保仿真更符合实战需求。这对项目组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当时多层次仿真技术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公开资料,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大家心里都没底。唐雪梅带领课题组直面挑战,勇闯难关,成功研制出“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兵作战仿真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陆战场复杂电磁环境进行定量描述和建模,评估防空兵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效能,对防空兵实兵演练科目进行优化。
有一年,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遭遇“瓶颈”,承研单位建立的仿真模型数字化特征不明显、数据库也很不完备。唐雪梅感到,这些问题是她们研究室的强项,可以试一下。没有科研经费,就自筹资金;上级没有下达任务,先干起来再说。经过几个月鏖战,她和同事们突破数字化特征建模技术,终于使该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这些年来,唐雪梅开展的课题研究,有多个项目并不是上级赋予的任务,但她始终认为,谋打赢没有分内分外。
提高地地导弹突防能力,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尚未受领课题任务,唐雪梅就带领课题组主动搜集资料,进行预先研究,历时3年,做了大量建模、仿真和试验,终于建立起体系攻防对抗模型。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多种型号地地导弹,为提高地地导弹的突防能力、评估反导系统反导能力和预警能力作出重大贡献。
仿真研究一炮而红
在研究所十几年,唐雪梅每周总是工作6天,剩下一天安排加班。唐雪梅品尝过“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滋味,一连两年,她每天泡在图书馆查资料、记笔记。不懂专业,就从头学起;没有课题,就先储备知识。
转机终于来临。1996年冬,一位俄罗斯专家应邀来研究所讲学。唐雪梅提出的几个问题,让这位专家眼前一亮:中国也有搞小子样理论研究的“高手”!离开中国之前,这位专家送给唐雪梅一套珍贵的国外小子样理论研究专著。唐雪梅很快成为研究所的“顶梁柱”。正当唐雪梅在自己熟悉的小子样理论研究领域干得风生水起时,一纸命令,把她调到研究所仿真研究室担任主任。体系仿真研究当时是所里的“弱势项目”,唐雪梅把目光盯住“复杂电磁环境下仿真系统研究”,通过引进人才,联合国内优势单位组成课题组,取得重大突破。仿真室从此一炮而红,吸引来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兵器工业集团的不少科研人员前来协作攻关。
在唐雪梅带领下,她的科研团队近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成为陆军装备科研领域的一支生力军。(本报通讯员 宗兆盾 刘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