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6日 星期五

    坚守雪域之巅

    ——记空军驻西藏某雷达团官兵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6日 01版)

        今年5月,空军驻西藏某雷达团战士朱金超从雷达荧光屏上发现,一架从成都飞往拉萨的航班偏离原定航线,他立即上报指挥室,引导航班回到原定航线上。

        正是有雪山之巅一部部坚强的钢铁雷达,有一代代雷达兵的执著坚守,飞越世界屋脊的最危险航线,才成为最安全的空中走廊。 

        海拔4900米,5134米,5374米……这些战斗在雪山之巅的高原雷达兵离太阳最近,他们说:“为让雷达看得更远,我们愿意站得更高!”

        “一定要留在甘巴拉”

        这里有个“永远十八岁”的故事。西藏某雷达团甘巴拉雷达站操纵员许正兵,是一位来自遵义的小伙子,弹得一手好吉他。1988年8月初,他第一次上阵地就头痛恶心、心跳加快,第三天就病倒了,不得不住进医院。出院后,连队安排他到海拔3700米的休整点当文书,但他不肯,坚决要求上山值班。当月10日,许正兵再次上山,高原反应仍非常厉害,躺在床上无法动弹。领导要他跟送水车下山,他流着泪恳求说:“让我再呆两天吧,挺一挺就没事了。”当晚,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一定要留在甘巴拉”的誓言,但没想到这句誓言竟成绝唱,第二天,这位18岁的战士再也没有醒来。

        上世纪60年代,为保卫祖国领空安全,党中央、中央军委果断决定,在西藏组建空军雷达部队。为了祖国需要,第一代空军驻西藏某雷达团官兵毅然奔赴雪域高原。

        沿雅鲁藏布江蜿蜒而上,到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交锋处,有一座高峻突兀的险峰——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1965年10月,踏着雪,官兵们向着海拔5374米的山顶艰难行进。没有路,他们就用铁锹镐头修建便道;没有车,就把雷达拆分后用肩膀扛上山顶;没有房,就拣来石块,垒起墙垣挡风遮雪……就这样,雷达兵们硬是在钢钎打不进的雪山之巅扎下了根、站住了脚。随后几年时间内,雷达团官兵又征服了海拔5134米的色季拉山、海拔4900米的荡拉山,将雪域高原的天空置于一双双“千里眼”之下。

        在“生命禁区”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坚守,是对高原雷达兵们的严峻考验。每年八九级的大风要刮9个月,雷达天线被吹得倒着转、电台天线被刮倒、房顶被掀跑是常有的事。1992年10月,上级机关在甘巴拉雷达阵地上立了一块高120厘米、宽90厘米、厚25厘米的花岗岩石碑,没过两个月就被狂风齐根切断。

        山顶的雷达阵地都处于雪线以上,每年的无霜期不足4个月,有时大雪封山期长达半年,冬天最冷时达零下35摄氏度。有一个战士,因为天气寒冷,睡觉时产生的水汽将头发冻在了墙上,而他却毫无察觉,一起床,头发连同头皮硬生生被扯掉一大块,鲜血直流。

        阵地上的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上山的人头痛、胸闷、吃不下、睡不着,精力无法集中,记忆力锐减。官兵心跳普遍加快,每分钟100次—120次,就是躺着不动,心脏的负荷也相当于内地负重40公斤行走。

        自组建以来,西藏某雷达团有17名官兵长眠在这里。1994年6月,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雷达站被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

        “更要站着作贡献”

        1987年5月,正值执行战备值班任务,身处一线的堆拉雷达站60余名官兵咬破手指,写下请战血书,立下“愿将热血洒边陲,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钢铁誓言。此时,战士何云的父亲病故,噩耗传来,何云悲痛万分,但他更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毅然决定坚守阵地。

        “战场打不赢,奉献等于零。”团政委李林说,我们高原官兵“躺着是奉献,但更要站着作贡献”。

        数十万平方公里的空防责任面积,还存在着部分雷达盲区,这始终是团党委“一班人”不能释怀的“心病”。2008年初夏,时任参谋长朱永剑带着官兵开始对确定的数十个预选阵地进行勘察。预选阵地大多是一个光秃秃的高山,海拔都在4900米以上,有些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官兵们租来牦牛骡马,驮着勘测仪器和干粮,奋力攀向山顶,一爬就是两三天。

        团长胡大庆一直给部队官兵灌输一个观点:现在打的是信息战,核心是信息而不是火力,而雷达部队就是掌握信息这个核心的重要力量。这些年来,团党委“一班人”带领官兵爬雪山、趟冰河、翻陡坡,行程4.7万余公里,对数十个预选阵地进行实地勘测,撰写出《雷达预警探测能力建设与运用》报告,为优化雷达部署,增加雷达探测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信息化条件下防空作战,雷达情报至关重要,而机动则是情报的生命。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全团抽出骨干力量,组建了数个雷达机动小分队,随时执行重大任务和战时雷达补盲任务。2005年以来,机动分队在陌生地域、陌生环境,随机设置训练科目,全面锻炼撤、架、走、藏、打能力,探索复杂地形和信息化条件下高原地区雷达机动作战战法训法,完成人员编组、长途奔袭、化学消洗、情报传递、战术配合等多个课题,取得多项成果。

        “一名党员就是一根标杆”

        一年深秋,部队奉命进入一等战备值班,所有雷达24小时开机。甘巴拉雷达站库存油料告急,时任站长胡大庆亲自押车送油,当时大雪封山,油车凌晨两点多抵达雪山脚下时根本无法上山。胡大庆二话没说,背起一桶柴油,吃力地向阵地爬去。夜幕中,一个个党员骨干率先跟上,背油的队伍形成长龙,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硬是把几吨柴油背上了阵地……

        团政委李林说,部队高度分散,最远的雷达站距离团机关1300多公里,最近的也有110多公里。任务艰巨、环境特殊、困难重重,部队能出色完成使命,靠的就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雷达站,“一名党员就是一根标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2001年初,某雷达站雷达天线传动轴突然断裂,副站长徐兴刚立即报告团部,要求更换传动轴,但因雷达站远离机关1300多公里,无法及时更换。作为进出西藏航线的必经之路,这个雷达站每天都要保障过往的民航航班。怎么办?徐兴刚动员党员带头上,用人力拉着天线转。就这样,在海拔5030米、零下30多摄氏度的雪山顶上,官兵们每天像纤夫一样用背包带拉着雷达天线转,手磨烂了,戴上手套继续拉;脚走肿了,用雪敷一敷接着走。一个月后,雷达换上了新的传动轴,但官兵们的体重平均减少了10公斤。(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 李国文 本报通讯员 刘应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