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5日 星期四

    这是一个颇让人困惑的现象。江苏宿迁,1996年建市时家底单薄,此后经济总量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处于末位。一座经济发展处于中下水平的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却是一串令人欣喜的数字: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6.15亿元,同比增长32.5%;2011年上半年,文化创作百花齐放,共创作各类剧目49部,占年度计划的61.25%……“穷地方”产出“富文化”原因何在?

    经济“洼地”种出文化硕果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5日 07版)

        “文化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宿迁市于2008年正式启动文化体制改革,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改革效果立竿见影。数据显示,2009年宿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建市初增长213倍、连续两年年均增速超过50%,如此快速、大幅的增速在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亦属罕见。与此同时,大批文化产业项目的落户更是“如虎添翼”。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文化企业和经营性文化单位2000余家,其中包括出版发行企业256家、数字动漫公司16家、广告公司445家、娱乐业259家。今年上半年全市26个文化产业项目全部通过省初审,目前已经有5个项目进入实地考察阶段。

        如果说文化体制改革是宿迁的“神来之笔”,那么,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年”则是宿迁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全新定位。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告诉记者,今年宿迁集中开展“三个一”文化产业发展活动:通过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开展一系列文化创业创意活动,推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亿元。

        “十二五”开局之年,宿迁的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61%增加到3.2%以上;文化产业真正成为继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之后又一新兴产业。

        “抓文化产业就是开文化之花,结产业之果。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支撑和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缪瑞林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竹在胸。

        “新思维”植入“单一文化”

        “现在第一期工程就已经销售了8000多万元。”宿迁市沭阳县安阳工艺有限公司经理王俊荣一脸的自信,“工程全部竣工后,将带动10000余户村民从事礼品生产,年产值将达2.5亿元。”

        这组惊人的数字正是安阳工艺“工业化思维”与“文化产业”完美融合的最好体现。作为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和工艺礼品制作企业,安阳工艺积极开展“镇村合作”,通过设立子公司办理来料加工、来样订做、来件装配和农副产品包装加工“三来一加”项目,使文化产业穿上“工业化经营”的新衣。“我们自主研发的礼品都是市场新品,不仅拥有独立定价权,而且具备很大的利润空间。”王俊荣表示。

        在宿迁,类似于安阳工艺的“工业思维”文化企业不胜枚举。沭阳县作为宿迁文化产业“工业化”的缩影,已初步形成文化产业的主体框架。据了解,目前该县拥有文化产业经营户685家,从业人员10242人,2010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62亿元,份额占GDP总量的3%。

        宿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维”除了“工业思维”以外,还体现在“市场思维”。作为泗阳县的品牌,“民间艺术之乡”活动的最大特色在于“政府购买、群众享受、市场运作”。“如今,‘农村小戏进城、城市剧团下乡’已成为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泗阳县一位业内人士说:“剧团每年演出淮海戏250多场,收入比以前增长了近80%。”

        “软文化”提升“硬经济”

        以文化“软实力”提升经济“硬指标”,成为了宿迁文化产业发展的“神话”。

        泗洪县上塘镇就是借“牛”生“财”的典型。在上塘镇,传统的欢牛节是镇子里的大喜事,每次都会吸引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镇党委书记蔡敦安告诉记者,养牛已经成为他们镇的支柱产业。此外,峰山锣鼓文化节、梅花国际掰手节等特色节会,也摇身变成了农副产品交易、招商引资的平台,为宿迁经济搭上文化的快车“牵线搭桥”。

        传统文化之外,创业文化当属宿迁文化产业的新主力军。“创业文化的核心亮点是求变。”缪瑞林言语之间充满豪气。创业楷模张美荣的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了“创业文化”。从陶瓷厂下岗回乡后,张美荣无意中发现了商机,在村子里第一个办起了水泥预制厂。市场前景正如他之前的预料,订单与日俱增,生意红红火火。富起来的张美荣没有忘记乡亲,他先后帮助当地村民办起四十余家水泥预制厂。“没有张老板带动我们共同致富,我们就不会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村民眼中的张老板口碑很好。(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王娜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