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染红叶,书香飘中国。生机盎然的上海书展刚刚落幕,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再飘书香,几天后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也将登场。
近年来,我国各地举办书展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仅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就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举办,各个地方也举办了特色各异的图书展、读书节,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热潮。
国内书展一派繁荣
目前,我国的书展形成了三个层次,包括一个国际性书展,3个全国性书展,和众多地方性书展。
国际书展即于8月31日举行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国性书展分别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和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书博会),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今年刚刚上升为全国性书展的上海书展。
各地书展也是独具特色,异彩纷呈。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00多个不同城市举办了各类书展,举办者大到各省市,小到乡镇甚至村、社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向国际最好的书展迈进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书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仅用了25年时间,已经位居世界四大书展之列。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吸引了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单位参与,为国内作者提供了与外国出版商交流的机会。继德国、希腊、印度之后,荷兰成为今年书展的主宾国,很好地实现了出版行业的“请进来”。
同时,在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上,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书展;2010年希腊萨洛尼卡书展上,作为主宾国,中国的学者、作家、出版人和艺术家也与希腊的同行们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和交流;2012年中国将在伦敦书展上再次成为主宾国,实现中国出版行业的“走出去”。
谈到未来发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副主席吴江江说:“我国的国际图书博览会未来应该包含更加广泛的国家、地区和语言文化,与更多联系较少或者还没有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加大沟通。参展的出版商数量也需增加,同时改善目前出版业引进大于输出的局面。”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认为,国际书展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比如,被称为欧洲“会展之城”的法兰克福书展的商业运作模式非常值得借鉴,其专业化的团队、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对于推动书展不断向着更加全面、专业的方向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展推动全民阅读
近年来,我国书展举办数量连年递增,与之相应的,全民阅读热潮也在书展引领下不断高涨。
今年5月在黑龙江省举行的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把倡导全民阅读作为重要内容,精心策划了100余项精彩的文化活动,仅主会场参展人数就达15万人次。而上海书展今年入场人数达到28.2万人,青岛市全民读书月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到300多万人,深圳读书月第九届更是达到850万人次。
发布新书,热点讲座众多。上海书展上,名家新作轮番登场,新书发布签售超百场。黑龙江书博会时,仅河北展团就发布新书128种。羊城书展上,广东展团带来了《百年航母》等一大批新书,还将举行300多场主题文化活动,如针对辛亥革命、航母首航等热点问题的讲座等,吸引了众多读者。
发挥媒体作用,营造书香氛围。厦门书香鹭岛活动月在活动氛围营造上,设立了“书香鹭岛读书网”,在报纸上开辟读书专栏等。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与新浪网合作,分别组织了专家荐书和记者现场荐书。羊城书展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岭南学人与近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也将亮相,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本报见习记者 李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