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的话
“文化产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共同发展,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产业怎样在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使之既不单纯为金钱所左右,也不在激烈角逐中落败,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本期《同舟》介绍了政协委员对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状况展开的调研,及其触及的许多深层次问题。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这几年音乐创作很活跃,音乐产业发展很快。但是,记者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促进音乐产业健康发展”专题调研组了解到的情况,让乐观的人们不免担忧起来。
“每年出那么多新歌,好听的有几首,能长期传唱下去的有几首?”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制作人、词曲作者感到创作的动力逐渐衰减。”
这是怎么回事?
“网络给音乐行业致命的打击。”
“对网络盗版音乐到了痛下狠手的时候了。”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关系民族振兴的事业。
这个专题调研组,是由国家相关权威部门的专家们组成的。他们调研的目的,是想实质性推进这项事业。
你愿为正版音乐付10元吗?
数字音乐时代到来了,它让人们看到了音乐未来发展的方向。
无论在互联网还是在手机终端,音乐源源不断地创造着数字产业的商业价值和诱人利润。业内人士说:“只要用户愿意,每年为网上正版音乐付费10元,音乐产业的年收入就可达到60亿元。”
然而,当音乐人、音乐企业开始在纷繁的数字音乐市场营造盈利模式时,却发现那竟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最让人头疼的,是盗版数字音乐势如洪水。
庞大的盗版消费市场是怎么形成的?
——免费下载,魔幻般的强力推手。免费MP3下载网站,免费MP3搜索引擎正在给传统音乐市场带来的冲击如洪水猛兽一般。一组很无奈的数据:国内400多个中型音乐网站及1000多个小型个人主页存在严重侵权问题,供下载的MP3歌曲50%以上是盗版。每天有超过45%的网民使用互联网下载音乐。唱片业年收入2亿元,但盗版可高达18亿元。全球手机巨头之一的诺基亚深知,“如果照搬国外的模式推出价格很高的付费音乐服务,根本不会有人买账。”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是前期向用户提供免费正版音乐。
——免费链接,又一只魔手。几乎任何形式的音乐资源都能从网上找到免费下载的地址和免费链接的通道。数字音乐乘网络之船,假盗版之帆,飞速发展,却是悖论式的发展。
但是,对盗版消费市场,人们的看法并非一边倒。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的实施,规定网络收费引擎必须提供正版音乐,一些非法下载网站、搜索引擎将被追究相应责任。
在国家政策的令行禁止下,网易宣布停止MP3搜索、手机彩铃及铃声服务。百度也撤下了3000个盗版音乐,宣布百度的铃声下载将全部链接正版合法的音乐下载地址,并在6个月内将非法音乐链接逐步取消。大公司、名公司,与“音协”一样,对提供盗版链接的搜索引擎一致诟病。
而一些个体原创歌手和“小公司”,却感到搜索引擎提供了免费的推广平台,“盗版链接”使自己的作品,能绕开大公司的高门槛,获得大众的关注。这几年,这样闯出的歌手和成名的歌曲,人们已经耳熟能详。
谁来保护音乐制作企业?
“如果没有音乐企业或音乐公司的投资、运作,这个行业就不存在了。当然,没有创作者也不行,但只有创作者,没有投资、包装推广,就形不成产业。”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说。
音乐产业发展有什么隐患?
“我们的立法偏重保护词曲创作者的著作权,但对做音乐的企业保护不够。”
靠正版打天下的巨鲸音乐网从6年前创办至今,矢志不渝。但其中的艰辛,董事长陈戈甘苦自知。“热钱似乎使哪个行业都能融资到上百亿,唯有数字音乐能够融到资的是凤毛麟角。”巨鲸网创立伊始,几乎没有人愿意投资给一个做在线正版音乐的网站。还是姚明给了第一笔300万美元的投资。最初是付费下载音乐,一首一元,包月20元,每月有几千人次。
有人计算过,从互联网下载音乐和网上在线听歌的国人约6亿,数字音乐未来5年将是一千亿元的市场。
人们难以相信的是,数字音乐一年340亿元的收入,无线音乐占了90%,且基本全归移动公司,音乐人和音乐企业几乎颗粒无收。2009年第二季度,整个中国无线音乐市场大概64亿元,其中中国移动占54亿元。中国移动的正版曲库超过150万首,是国内最大的正版音乐曲库。它提供的音乐下载服务每月已超过1亿次,音乐俱乐部会员超过1亿人,包月5元的手机下载歌曲或彩铃等不起眼小钱也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网上在线听歌或下载音乐的收入仅占10%。在线音乐全行业亏损,新浪音乐总经理谢国民说:“现在,做正版的恨盗版的,做盗版的也恨盗版的。”正版的亏钱,盗版的也不赚钱。由于网络音乐盗版猖狂,使做在线的企业几乎血本无归。
陈戈说:“网络盗版音乐到了不打不行的时候了。网络盗版音乐滋长了流氓心态。”他建议,政府主管部门一定要有数字音乐规则。
周建潮也建议:加大对数字环境下的产权保护。建立第三方管理平台,行业协会是最好的第三方平台。
在调研中,太合麦田的董事总经理宋柯、新浪音乐的总经理谢国民和音乐业内的人士,都恳切地希望政协委员为音乐产业走出困境鼓与呼。
传统唱片公司会消亡吗?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盗版,虽然猖獗却不会导致唱片销售枯竭最后干涸而亡,至少还有长销的商品。可自从可以从网上下载歌曲后,那些本来还打算买唱片听的人也不再花钱了,世上真有白吃的大餐。难怪业内业外都不看好唱片业。
网络音乐的兴起,给了唱片行业致命的打击。但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制作家、作曲者已经体验到,他们没有办法从唱片当中获取音乐价值,也就没有办法持续他们对于音乐的创作动力。
中国的音乐产业能从困境中走出来吗?
传统的唱片公司是转型而非消亡。陈戈说,它们欠缺的是对技术进步和对IT的了解。以前传统的唱片公司只生产CD,但现在还可以做很多线上或手机的音乐产品。
正版无线音乐可以将音乐产业从生死线上拉回来,重新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唱片公司收入的很大来源。2005年6月,中国移动无线音乐类产品创新基地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在音乐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和音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保证了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内容完全正版。2009年,这个音乐基地成功推广了17张数字专辑,产品形式包括振铃、彩铃、全曲、歌词等的在线视听和下载,平均每个专辑销量超千万,这在传统唱片业是不可想象的。
唱片公司与音乐网站的合作,也是有发展机会的。这几年,巨鲸音乐网倾尽全力打造一个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合法音乐服务的正版网站。他们与世界许多唱片公司合作,推出上百万首正版音乐下载。在网站上列出的国内外著名唱片公司有50多家,这在国内还不多见。
叶云川和他的黑胶唱片
“我就是一棵小草,我代表最传统的,比如黑胶唱片。”著名音乐制作人叶云川的理想是做很中国的音乐。他们做的《伶歌》光碟,受到不同国度乐迷的充分认可。
叶云川说,我觉得缺少好的音乐作品,真正的根源是创造力匮乏,希望赚快钱,就不可能出精品。唱片是艺术商品,但不是商品的艺术只能孤芳自赏,没有艺术的商品很难成为经典。文化产品成功,不是商业模式的成功,而是文化创作的成功。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积累了大量的音乐艺术题材,是唱片公司很好的资源。好的制作,要有中国的灵魂,再就是要用现代语言、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述,因为传统的手法已有大量的经典之作,而创新的作品相当缺乏。
他们的《粉墨是梦》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去年的嘎呐国际唱片展上,深受海外业界朋友的喜爱,有多家海外唱片公司来谈版权交易。叶云川也觉得它很中国,但不应该将版权卖给外国公司。这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非常传统文化的《粉墨是梦》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唱片制作,用心做音乐,我们能够做出国际级的唱片作品。
“我们7个人的小公司瑞鸣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做的事,就是让中国的音乐走出去。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期待让全世界听到更多更美的中国声音!”当音乐界走出困境时,叶云川和很多音乐人的梦就能化为现实。(本报记者 倪 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