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7日 星期三

    服务社会 使命光荣

    作者:方 言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7日 16版)

        “大妈,别着急,你慢慢把症状说清楚,我们是医科大学博士团的,在县里要巡诊一个月呢,不着急。”这是笔者十多年前在重庆某县目睹的高校博士团巡诊现场。

        “老乡,你看,这枝条已经有病虫害征兆,一定要修剪,还要这样下剪,你注意看我的动作。”这是8年多前,笔者在北京怀柔农村看到的北京农学院教授在果农果园里的示范讲解。

        “我还不太习惯西北的气候和饮食,但是服务这里的群众,带动他们用科技力量走上崭新生活,这个事业激励我,也吸引我。”这是5年前,一位参与“西部志愿者”行动的大学毕业生的一番肺腑之言。

        “请大家稍微让让,这有轮椅车要过一下。沙特馆排队人多,大家可以选择先参观附近别的展馆。”这是去年,在上海世博会上活跃着的大学生志愿者身影。

        这些画面,活生生地发生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发生在中国的各个大学,承前启后,多年不辍。

        大学走进社会,走进中国最乡土的环境和人群,为最乡土的人们和社会真心服务,是中国大学的光荣。

        当然,国外高校也有“服务社会、服务社区”的传统,做得也很不错,甚至深入大学和学生的骨髓。而像中国大学这样成规模、成批次、到基层的大集团服务模式,还是很少的。这是中国大学的传统。

        当然,大学服务社会的形式也在丰富,“产学研结合”、“大学和社会的双赢”等概念和合作都已普及。大学服务社会,已经在大学学科发展、科研结合实际等方面硕果累累。社会也在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所获甚丰。

        更深入地深入社会基层、更丰富地丰富服务形式、更投入地投入时代大潮,将是中国大学的使命,将是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支柱,将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光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