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7日 星期三

    “种子”的意义

    作者:李 韵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7日 14版)
    学生们表演大调曲《雪中红梅》。董大汗摄

        在不久前的曲艺演出周中,有一群表演大调曲的姑娘魅力四射,身影格外耀眼,她们是河南南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学生们以靓丽的身姿、原生态的音乐唱腔、大胆创新的导演构思和融入现代声乐技法的演唱,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特色教学成果,征服了全场观众,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大调曲原称鼓子曲,曲牌多达200多个,现存曲目1200多篇,为全国其他曲种所罕见。唱大调曲子、听大调曲子曾是河南南阳人的一种交流方式、一种生活状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大调曲子在经历了短暂的职业化后再次回到民间,回归到它的原生态。由于在学校里没有系统的教育,在文艺团体里缺乏一代一代的延续,在民间基本上没有了父子、师徒相沿的传承,大调曲子几乎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如今,它成了一种濒临失传的曲种,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何才能把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南阳师范学院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传承。”他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率先把大调曲这种地方曲艺作为一门课程引入大学课堂。与一般的专业目标不同,他们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曲艺专家和学者,而是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是利用高校培养曲艺人才、培养青年曲艺观众。南阳师院的吴金宝教授认为,青年观众的培养是曲种传承的重要依据。

        多年来,大多数高校的音乐教育以西方的教学理念为主,鲜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专业课程。学生熟知莫扎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却不知骆玉笙、赵铮为何人,更少有人知大调曲、河南坠子、三弦为何物。这种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匮乏,造成了大学生学习鉴赏传统艺术能力的不足。因此,把民族曲艺特色课程纳入高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它表明了曲艺艺术不再只局限在曲艺表演团体及老艺人的口传心授式的传承,而是作为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引入了课堂,使更大范围的人群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会欣赏它,甚至进而爱上它。

        南阳师范是全国招生,毕业生将在各地中小学任专业教师。教师的职业特点使得这些曲艺知识能够通过对学生的传授,以几何裂变的方式迅速扩展,于是南阳师范的毕业生们就像撒向各处的“种子”,让地方曲艺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这就是吴金宝所说的“种子”的意义。

        时至今日,已有900多名学子学习了南阳大调曲。学生们表演的大调曲《雪中红梅》,曾作为全国唯一的大学生代表队参加了2010年6月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曲艺牡丹奖的比赛,并取得了“牡丹奖”提名奖的好成绩。

        种子已经育成,繁花似锦的景象也就指日可待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