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6日 星期六

    浙江三门:全面奏响“蓝色经济”主旋律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6日   02 版)

        打开浙江地图,北至嘉兴、南到温州,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崛起的港口群和城市带,是带动浙江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引擎。然而,位于南北节点上的三门湾,却长期是一片经济洼地。

        如今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三门县找准方位、抢抓机遇,全面奏响了“蓝色经济”主旋律。

        国家战略 三门机遇

        今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是浙江省首个国家战略,也是继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中国第二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战略”,四字值千金。对于列入国家战略的地区,国家将在交通配套、高科技支援、扩大开放度等方面给予综合支持。拥有浙江“三湾一港”之一的三门县如何在浙江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版图中落子布棋?又如何在浙江沿海多达37个县市区中突出自身比较优势,又好又快承接新一轮要素集聚?

        审视三门自身,不多的陆域面积、连绵的山区丘陵、稀缺的矿产资源,曾让三门人略感捉襟见肘。但是,把眼光向东望去,展现在面前的却是占全县总面积三成以上的辽阔海洋:480多平方公里海域、300多公里海岸线、122个岛屿、20多万亩滩涂、50多万亩浅海……境内五个港湾绵长曲折,嵌深内陆,港湾资源之丰富,浙江省内亦少见。

        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则是一片更为开阔的天地——长达1200多公里的岸线,占全省岸线资源的19%,其中深水岸线10余公里,可建码头40多个,货物吞吐能力可达4000万吨;可开发的滩涂资源500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滩涂总面积的13%,近期可利用净空间达130多平方公里,这在全省绝无仅有;这里更拥有类型最为齐全的电力能源,核电、火电、潮汐电、抽水蓄能电、风电等一应俱全,沿岸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各种电力装机规模突破3000万千瓦,超过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海洋“家底”如此殷实,三门完全能够成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主战场之一。另外,甬台温铁路、沿海高速公路、74省道南延、74省道北延……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的畅通,将使三门进入“宁波半小时、杭州两小时、上海三小时”交通圈,成为温台等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

        三门的沿海开发,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置身于国家战略,三门迈向海洋的步伐将更为自信与稳健。

        思路一变天地宽

        然而,三门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金银滩”之称号还不相呼应。

        三门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县,却不是海洋经济强县。由于长期依赖“山谷沿路”经济,三门县迟迟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寻渡、寻渡,渡在何方?海洋是三门县的发展所在、希望所在、潜力所在。三门县委、县政府搭准时代脉搏,提出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一战略目标。2009年,三门县《三门海洋功能区划》修改方案获省政府批准,这是浙江省第一个获得省政府批准的县级海洋功能区划修改方案。调整之后,三门县的工程用海岸线增加1.1万余米,海洋工业用地增加1万多亩。

        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为突破口,以丰富资源为依托,这几年三门的海洋经济逐渐从“慢跑”转向“快跑”。

        海洋清洁能源是三门县海洋经济振兴之基。三门县拥有丰富的核电、潮汐电、火电资源,其中三门核电总规模达750万千瓦,一期工程是我国首个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采用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将于2013年和2014年投产。去年4月19日,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开工标志着核电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同样是在去年,三门县政府与龙源电力集团举行健跳港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签约仪式,这将是国内最大潮汐能电站。目前,已进入现场测量、地质钻探等预可研工作。

        船来自海港,驶向大海,而如今的世界,正是航海业的黄金时期。从2006年起步,短短两年间,有28家船厂落户三门县,成为一枝独秀的新兴产业,全面达产后,三门县的造船能力将超过450万载重吨,有望成为全省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 

        沿海产业带发展也是风风火火,滨海新城从2005年底晏站涂围垦合龙至今,13.5平方公里启动区块已基本建成,正逐步由平面走向立体。同时规划的沿海工业城,目前有80多家在建企业,投产企业45家,预计整个沿海工业城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

        在工业阔步前行时,传统渔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尤其是青蟹养殖正成为全县沿海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作为中国青蟹之乡,三门青蟹知名度早已享誉全国。海洋旅游是未来休闲旅游重头戏。“千里金海岸,百岛三门湾”。目前,蛇蟠岛景区渐入佳境,高规格的滑泥主题公园、五星级标准的洞窟酒店则在建设中。 

        跳出三门看三门

        三门湾,湾湾是金山。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区域互动,联合发展。如果偏安一隅,只能是小打小闹。跳出三门,发展海洋经济就必须站在整个三门湾的战略高度。

        三门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三门湾共同发展才是真正长久发展之计。对此,三门县提出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这一战略目标,联合临近的象山、宁海两县合力开发三门湾。

        2009年3月,三门县开始谋划合力打造三门湾经济圈事宜,并委托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开展《三门湾次经济圈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研究;同年6月,县政府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环三门湾空间(三门区块)协调发展战略规划》;7月,省建设厅又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环三门湾空间规划》,目前已经形成规划初稿,开始广泛征求意见。 

        去年三门县又委托省有关经济研究所编制《三门湾产业集聚区(三门部分)发展规划》。目前,三门湾三县之间党政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围绕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对外交通、港口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重大问题,已经开展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初步形成区域合作和开发机制。

        风从东方来,海韵满三门。北纬29度的这片海,必将更蓝更美。(通讯员 傅晨琦  本报记者 陆 健 潘剑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