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5日 星期五

    珍视公信

    王朝明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5日   04 版)

        世界金融危机伊始,有识者指出危机的根本肇因,与其说是经济泡沫的破裂,不如说是市场信用和公众信心的崩盘。冷静思量,颇以为然。其实不惟金融危机,社会发展中的不少危机都可归因为信用、信任的危机。

        信用是文明社会的基石。信之重,莫过于公信。一介公民,失信于人,会被戳脊梁骨;一家企业,失信于众,轻者砸牌子,重则破产倒闭。一级政府、一个部门,倘若失信于民,或将引发公共事件甚至公共危机。

        综观危机,缘起不一。或因“言失当、事失察”。反思一些地方发生的公共事件,有关方面倘若本着言必归真、事必求实的态度,设身处地考量公众诉求和情绪,不加躲闪回应各方质疑,不加遮掩还原事实真相,不加偏袒厘清是非曲直,或不至于激化矛盾、引发民忿。

        或因“德不正、行不端”。某些公职人员,思想蜕变,人性堕落;有的领导干部,人前人后两样,台上冠冕堂皇,台下骄横霸道。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尽管是少数,但负面影响极大,在自毁前程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或因“乱无序、始无终”。比如“拉链路”、“楼歪歪”、“桥脆脆”,有的是轻率决策、盲目重复建设,有的是暗箱操作、违规违法交易,有的是好大喜功的“面子活”、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如此不遵规律,不守规则,心浮气躁,恣意妄为,造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折腾了发展、贻害了事业。

        或因“过少罚、责少究”。一些公职人员,光享权力不尽义务,只拿俸禄不履职责,见好就争,遇事便推。一些因重大过失或违法乱纪行为被处理的公职人员,今天高调问责,来日低调复出,如此自然难服众、失民心。

        危机的诱因归根结底,还是公信出了问题。植树造林,非数十载难见其功;一点火星,却可毁万顷葱茏于一瞬。赢得拥趸,建树公信,往往需要付诸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丧失这一切,或许只须某道“衙门”、某些“公仆”的一点私心、一句谎言、一个劣行……

        经验教训都表明,公权机构面对公信危机,“迎”比“躲”更理性,“疏”比“堵”更管用,自省比推脱更有益,“绸缪”比“救火”更重要。公信危机的“危”中也含“机”,是在“危”前败下阵来,还是化其为完善制度、规范行为、重建信用的“机”,对公权机关和公职人员也是考验。

        非惟“信”者,则不能著于四海。无论哪个朝代哪个国家,公信之于执政者,都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植物一样,不可或缺。一定意义上,公信的危机,就是社会的危机、文明的危机、民主和法治的危机;建树公信,就是建树凝聚力、号召力、执行力和影响力,就是建树形象、声誉甚至生命。因此,珍视、呵护并努力建树公信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