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模型分析、经验验证、政策分析及数学方法获得长足发展的今天,马克思经济学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一些既能反映马克思经济学精髓又有助于认识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同时对政府政策和经济调控起到指导作用的议题,在深入研究中取得了丰富成果。本文将利润率和就业问题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两个着力点。
利润率研究何以重要
利润率研究的重要性首先来源于利润是资本生产的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利润率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资本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利润率的周期性波动则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所以,如果既不让利润率降低到资本积累难以为继的水平,导致经济停滞、失业上升,也别任其过热膨胀,导致投机盛行和经济结构失衡,就必须研究利润率的水平以及与之相关的成本、折旧、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回收期,研究政府政策的利润率效应,即政策影响利润率的途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建立基础数据库、构建经济模型,为调控资本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稳定宏观经济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从更深的层次看,利润率研究的重要性还在于以资本的方式组织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由此决定的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在人类历史上,有了剩余产品、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和货币之后,就开启了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从商业资本走向产业资本、生息资本再到虚拟资本的市场经济发展之路:“起源于流通”并“以流通为前提”的货币为了成为真正的货币必须不断地回到流通,如果货币持久地在流通中循环往复,其“合乎目的的活动只能是发财致富,也就是使自身变大或增大”,于是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为了增值而进入生产领域、与雇佣劳动相结合,就转化为产业资本。当资本增值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观念深入人心,使资本增值变成货币的内在属性而与资本联系在一起时,生息资本便应运而生。更进一步,当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就产生了站在这笔收入背后的假想的虚拟资本。这整个逻辑过程的事实展现和历史演进,就是由利润率所推动的资本关系的发展和演进,是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核心内容及“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的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以及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商品生产、流通、银行制度及证券市场的发展。
可见,抓住了利润率和资本积累研究,就拥有了破解经济产出、就业、繁荣、萧条之谜的钥匙,执掌了当代经济研究之牛耳。
关注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的重要性首先来源于市场化就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客观必然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绝大多数劳动者都与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相分离,同时作为生产和消费主体的劳动者,只有通过就业——受雇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或支配者、集聚在社会化的生产场所从事集体劳动——才能得到劳动的权利和机会,得到货币工资,购买生活资料,维持生存。这种雇佣劳动式的就业方式既是生产资料社会化集中使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客观要求,又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是社会劳动的直接代表和象征的时候,“货币必须直接是一般劳动即一切个人劳动的对象、目的和产物。劳动必须直接……生产货币……必须是雇佣劳动。”
就业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劳动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把就业看作劳动者在闲暇和劳动付出之间好逸恶劳的自由选择不同,马克思的经济学重视劳动在创造历史、创造社会和创造人本身方面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认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状况下”,人“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和停止安逸的需要”,“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所以,劳动不但是培养劳动技能、使劳动者融入社会劳动体系的手段,也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由解放的途径。因此,研究劳动条件、工作内容、劳动强度、工作日长度、劳动报酬以及工资水平,都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议题。
与劳动的重要性及其功能相对应,失业必然带来巨大的甚至是不可计量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与物质财富的闲置是一种储备和节约不同,正常休息、娱乐之外的劳动力闲置,只是无可挽回的劳动能力的浪费和潜在产出的损失。对失业者而言,失业不但意味着薪水的丧失和生活的困难,还会带来远大于经济损失的心理和社会成本:它使失业者被排除在社会劳动体系之外,丧失了培养劳动技能、发展劳动关系和欣赏自己劳动成果及创造力的机会,也丧失了劳动者的尊严和社会对他的尊重和认同感,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反过来,增加就业不但能纾解贫困——一个家庭如果至少一个人全年拥有一份全职工作,这个家庭降到贫困线之下的可能性就很小——降低社会对转移支付和福利制度的需求,还会因为就业的增加提高有效供给,避免无产出的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因此,增加就业的政策研究自然成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具体内容包括提供工作岗位的政策,促进就业的政策,以及各国就业政策尤其是北欧等低失业率国家支持就业政策的比较和研究等。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