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用户:
退市带来的损失谁来补
小灵通“退休”的消息发布于2009年2月,工信部发出通知,“小灵通”目前正在使用的1900-1920MHz无线频段必须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1880-1900MHz频段的TD-SCDMA系统(国产3G标准)产生有害干扰。
从1998年入市以来,小灵通经历了大起大落,在最高峰时,全国用户数接近1亿。当时全国每6部移动通信设备中,差不多就有1部是小灵通。后来,随着手机单向收费的逐步实行,小灵通用户逐年递减。
对于退市,一些小灵通的忠实用户表示,“国家建路修桥占用土地都给补偿,那么强制小灵通给3G让路,运营商也应该补偿。没有特别优惠的政策,坚决不退网。”然而,对于是否会退还小灵通用户余额,如何给小灵通用户补偿,运营商迟迟没有出台统一、明确的方案。方案尚未出台,很多用户却发现,手中的小灵通“罢工”了。
家住黑龙江宾县的林伟光表示,他的小灵通已经连续4个月没有信号,联系不上客户,损失不小,每月向当地运营商缴纳21元的固定资费也几乎浪费。林伟光称,他家附近的小灵通信号基站已经被拆除,曾致电电信客服和信息产业局投诉,均无结果。
一方面,小灵通用户仍在缴费;另一方面,运营商正在陆续撤下小灵通的基站,停止服务,这是不少用户不满的关键所在。在北京、唐山、青岛等地,也有不少用户反映当地运营商开始拆除小灵通基站,小灵通信号变差,服务大打折扣等问题。
据了解,在小灵通退网过程中,保留号码是大多数用户的强烈诉求,换号可能带来的麻烦是不少用户迟迟不退网的原因所在。用户梁先生表示,他的对外业务全靠小灵通,小灵通号码也是花高价买的,退网给他带来的损失很大。
换机所带来的成本也是许多小灵通用户“坚守”的一大原因。原本声称要当“钉子户”的唐山张女士,近日迫于无奈只好将小灵通退网。她表示,面对即将既无使用价值又无收藏价值的小灵通手机,不知如何处理。“能不能有人收购呢?”记者从几家回收二手手机的门店得知,小灵通因其内部构造与其他手机不同,零部件等也无回收利用的价值,所以不回收。
另外,记者了解到,小灵通和座机、宽带的捆绑业务也让不少用户难以舍弃,一般捆绑业务的资费都比较低,他们担心,一旦拆开,资费该如何结算?由此看来,小灵通退市给用户带来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
运营商:
统一的退市细则尚未出台
自工信部2009年2月发出小灵通退市的通知以来,运营商对此的态度并不积极。上半年累计退网的579.1万户和下半年需要退网的2284.1万户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按照上半年的退网速度,小灵通要彻底退网,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记者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获知,关于小灵通退市还没有作出统一安排。尽管北京联通推出“灵通升G”计划,广东电信提供免费留号的转网功能,但仍有不少地方运营商至今没有出台任何相关的补偿或转网机制。记者致电广西电信客服得知,目前广西并没有小灵通退网的任何套餐或是补偿机制,只能退网销号。
专家指出,小灵通用户与运营商建立的是合同关系,运营商必须给予用户相应的补偿,通过公平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要和用户代表来进行沟通协商,达成共识。
在记者采访时发现,竟有不少小灵通用户对于年底退网毫不知情。不少运营商在用户不要求退网的情况下并没有主动告知。广州的用户谭振熊,是在记者采访时才得知年底退网,他在网上微博留给好友的联络电话也是他的小灵通号码。
小灵通用户只要在网,就应该维护他们的通话质量,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这是小灵通退市的底线,运营商应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积极采取措施 ,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和平过渡。运营商如果没有宣传到位,并给出过渡期,这将损害小灵通用户的利益。
专家:
小灵通退市应因地制宜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小灵通在功能和资费方面已不再占有优势,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有专家指出,小灵通的辅助功能较少,又无法实现漫游,若是遇到停电更是无法通话,在应用丰富的3G手机面前,小灵通实在显得相形见绌。
“当年小灵通是应势而生,当然也要顺势而退。”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培芳指出,“目前移动通信资费已大幅下调,与小灵通资费日益趋同,小灵通用户转网时机已成熟。”
但也有不少专家对此产生质疑,“我们曾专门调研过,小灵通在有些县乡的信号甚至好过移动、联通和电信,所以老百姓愿意用它,觉得它方便、实惠。”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表示:“就整体而言,小灵通是城域网(网络覆盖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的技术应用,在广域网(网络覆盖范围比较大,如一个国家)为主的情况下还需要一些城域网作为补充。小灵通退停应该合理安排、综合考虑,全国不一样、南北不一样、省市县乡不一样,不要搞一刀切,要做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曾剑秋强调,当前的两千多万在网小灵通用户仍是服务对象,哪怕只剩一个用户也要维护他的权益,要善始善终。“据我了解,现在有些地方运营商根本就不理他们了,有的甚至强制把网给停了,这样的做法不恰当。运营商应该主动找用户沟通,争取相互理解,最好能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