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文学在美上市搁浅,7月22日市场传出盛大文学将暂停月底赴纽交所IPO的计划,直到市场状况改善为止。同一天,准备登陆纳斯达克的迅雷,也在最后一刻宣布,因美国股票市场状况不佳,再度推迟上市时间。本报6月9日“文化产业版”刊发了《亏损的盛大文学能在美国上市吗?》一文后,广大读者由此十分关注中国新兴文化产业的投资理念,关注中国文化产业与金融的对接。记者特围绕读者关注,请相关学者就盛大文学在美上市作进一步解读分析。
悬念一:会被中国概念股危机误伤吗?
5月25日,盛大文学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纽交所上市,预计募集2亿美元资金。可当前正值中国概念股在美遭遇信任危机,盛大文学会被“误伤”吗?
短短两个月时间,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资本市场经历“冰火”两重天。两个月前,中国互联网企业高歌猛进进入美国市场,近十家企业在美国上市;然而,最近几周,中国概念股不仅股价巨幅下跌,而且一些会计和财务问题,还使得美国最大的券商盈透证券列出132家中国企业“黑名单”。
“其实,对中国概念股要区别看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何燎原分析,中国概念股分为在场外的OTC市场和场内的纽交所、纳斯达克市场,近日,美国媒体也开始理性地对中国概念股进行划分,分好的、坏的和“丑陋的”上市公司。
美国场外市场本身较为混乱,股价低,“壳”易被控制,只需简单注册就可完成,被一些海外投行视为发财的机会。而前两年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就被这些海外投行所描绘的“钱途”吸引,纷纷前去美国上市,已有上百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殊不知,这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链,涉及海外投行、会计师、律师等多方面利益。中国企业家由于语言障碍和不了解美国的规则,连财务总监都由海外投行的人兼任。因此,一些中小企业付出了代价,不得不把20%-30%的股份转移给海外投行,不得不掺“水分”,凭空虚作30%-40%的业绩。把“中国概念”的名声搞坏的,就是通过不正当手段上市的企业。但应该看到,这种诚信危机虽与中国企业有关,始作俑者却是不诚信的海外投行。
而在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还是很好的,比如腾讯、百度、新浪等公司,经营规范、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份额高,成长性好,对美国投资者很有吸引力,当然也就吸引一些美国机构趁机“做空”。
专家认为,盛大文学在美上市赶上这样一个时候,机遇不太好。股票市场有“羊群效应”,美国投资者和舆论会跟风,对中国概念股产生顾虑和不信任,也会对中国概念股的投资更谨慎。这需要盛大文学花更多的宣传成本去进行广泛推广。
悬念二:会“破发”吗?
跌、跌、跌……股价止不住的巨幅下跌,跌破了发行价,这是近来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命运。
当当网在纽交所上市时猛涨87%,在今年1月达到峰值,却在6月中旬首次跌破发行价;人人网在刚上市时曾大涨29%,但在接下来的一周跌破14美元的发行价;淘米网在纽交所上市当日即破发,较发行价9美元跌16%……
“破发,其实并不可怕,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如是说。
当投行发现一个好企业后,就要与投资者广泛沟通,根据市场判断来准确给这个企业定价。定价低了,是损失;定价高估了,就会破发。尤其市场行情不好,投行定价一高,必然会出现破发。
一般来说,国外投行有配售权来调剂,投行自己掌握有15%-20%的份额,行情好、价格高,可以再多发;如破发,行情不好,可以再买回一些,拉高价格,有制度来安排调控股票走势,来支撑市场的正常运营。
“破发”在一个时间点上的现象,事关长期发展,关键不在于是否“破发”,而在于企业后续表现,投资者有个再认知过程,核心还在于公司的成长性、未来的估值和给股东的回报,说到底还在于上市公司的“质地”。
悬念三:靠什么赢得投资者?
盛大文学最终能靠什么赢得投资者?盛大文学在美上市之旅会顺利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兰培认为,对于想上市的文化企业而言,必须依据自身及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上市的时机、方式及融资规模进行理性的判断,切忌盲目跟风上市。上市后也切勿被一时的财富效应冲昏头脑。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创造企业价值、实现股东的良好回报才是文化企业立足于资本市场的长久之道。盛大文学的融资从泉水,到小溪,再到大海,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现在要到美国资本市场融资,对于美国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是盛大文学是否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是否具有高成长性。
新兴文化产业,往往是股票发行时的高市盈利率与上市后相对平淡的经营状况形成反差。有的企业融资后首先是买楼、提高职工工资待遇,缺少了发展的动力,其后续发展不能让投资者满意。高新技术企业或创意企业只有靠不断创新,才能借助金融支持,生生不息,进一步做大做强。
企业成长壮大,形成一定规模后,经营必须更规范,约束也会更多,创造性会减弱。盛大文学随着业务的扩大,在一次次的收购中,不仅将原有团队的精英留住,还应使新加入的人才尽快融入到企业中,再次激发活力,这才是盛大文学的成长潜力所在。 (本报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