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生命档案》是孟冰、王宏和我,为配合全军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创作的一部主旋律题材话剧作品。该剧自2009年11月上演以来已演出了114场,获得了一致好评,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当我们接到《生命档案》创作任务时,刘义权同志的事迹已经在媒体宣传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当时我们感到很为难,一方面这类英模题材的戏难搞,很容易搞成一件典型宣传的附属品,如报道剧、情景剧等,艺术含量肯定不高;另一方面刘义权是搞档案工作的,这项工作大多是坐在办公室翻阅、整理档案,很单一,没有什么大的行为动作;最主要的就是刘义权是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没有英雄壮举和豪言壮语,也就很难找到戏剧的矛盾冲突和戏剧高潮。
但在深入学习了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特别是采访了病床上的刘义权以后,我们还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所震撼,我们要用我们的政治热情和艺术才华为部队和社会奉献高品位的精神食粮,打造主旋律作品的精品力作,用我们的心去触碰刘义权,用我们的艺术才华将刘义权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的艺术形象,塑造在话剧舞台上!
我们在研究《生命档案》剧本创作的时候,强调首先把准刘义权这个人的精神实质,我们确立了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那就是“寻找”。譬如他走遍千山万水去寻找失散在民间的、失散在人民群众当中的革命历史档案,包括寻找“丢失的红13军”,帮助秦大爷寻找为革命牺牲却无据可查的父亲,为许娜寻找新四军烈士的爷爷等等。
我们之所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生命档案》,回答只有一个:是刘义权把我们真正感动了。当我们看到刘义权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放大镜、一副白手套,38年如一日的坚守,38年的单调枯燥而无怨无悔;看到刘义权面对绝症时的“工作能让我感到幸福,工作能让我忘掉疼痛,工作能让我的生命支撑得更长久”的态度……我们的心真地被震撼、被感动了。所以,即使没有英雄壮举和豪言壮语,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和鲜明人物性格,《生命档案》却依然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这说明,创作类似题材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