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李四光,对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一次挑战。用戏曲的形式表现一位科学巨匠,迄今为止尚无先例,更别说以儿女情深见长的黄梅戏了。对我来说,想得更多的是剧种的风格是由剧目形成的,题材的不断扩展,决定着风格的不断创新。鄂派黄梅戏本身处在发展过程中,我希望在表演风格上有所突破,在自己手中形成鄂派黄梅戏的演唱风格,是我毕生的追求。
用黄梅戏表现“爱”是此剧种的擅长。《李四光》剧中也有夫妻情、父女情、同胞情、师生情,但这情那情,统统要隶属于爱国情、爱党情、爱科学之情,这是大爱,不是传统黄梅戏中的那些小爱。大爱无疆,如何表现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课题。
在导演的反复启发下,自己细心揣摩并静下心来阅读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对李四光大爱情怀的认识逐步加深了,因此,我毅然放弃了以前那种驾轻就熟的表演程式,而以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去雕刻这一巨匠伟人。我舍去了传统黄梅戏中那些较柔弱的动作,一举手一投足,力求阳刚之气。在表现上我追求的是激情、活力、奔放,酣畅淋漓、一泻千里的效果。在表现李四光的晚年时,表演风格上以内敛、深沉、苍劲、厚重为主导。这种演唱,以前的黄梅戏中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