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

    最美妈妈托起人间的真善美

    本报评论员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5日   15 版)

        连日来,勇敢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无数人的集体感动。吴菊萍不顾自身安危的爱心托举,不仅力挽坠楼女孩生的希望,也触碰到人们灵魂深处,复苏了人们内心的柔软,激发起社会对真善美的无限期望。

        危急关头,吴菊萍没有考虑自身的危险,而是奋然伸出双臂。爱的力量来自何处?吴菊萍自己解释:“这是本能”。然而,这样的“本能”源于其优秀人格的基础,源于她一贯的热心、助人、善良、无私,源于长期培育的价值观和道德心。“最美妈妈”,是我们时代最好的道德榜样。

        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道德风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之美,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前有些时候遭遇了怀疑和动摇。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各种观念的冲击,带来许多名利的羁绊。曾经,见义勇为遇到阻力;曾经,有一些事情让人心凉。有的人感叹人心不古、人情淡漠,不相信世界上有好人;有的人顾虑重重,不敢助人,不敢行善,老人倒在路边不敢扶,对街头偷盗不敢喊。吴菊萍的惊天一举,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社会中的大爱,让人感到明亮而温暖。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真善美的根本。多一些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就会把爱心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和家人,而是延伸为人间大爱。吴菊萍的义举,是一个生命发自内心对另一个生命的怜惜,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耀眼闪亮。我们的社会,不乏让人感动的事:就在不久前有报道说,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高空作业坠楼的瞬间高喊:“都躲开”“危险”……危急时刻,更显出人性的光辉。

        人们对吴菊萍的钦佩与感动,其实是对当代人相互关爱、尊重生命的渴望,是对真善美、对人性的美丽与高贵的一种追求,是对社会更美好、更人性的一种希冀。康德说:“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让他“有加无已地赞叹和敬畏”。每个人都能对道德有清醒自律,都能多为他人着想,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

        真善美不仅能震撼人的心灵,更能焕发出无声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感动之余,我们每个人应该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团结友善、互帮互助,主动伸出援助的手,克服“看客”的冷漠,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形成文明进步的良好社会风尚而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