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

    高举典型旗帜 优化育人环境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5日   16 版)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 张昌尔: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昭示榜样、催人奋进的旗帜。近年来,我省先后涌现出了黄来女、谭之平、徐本禹、赵小亭以及长江大学英雄集体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形成了“先进典型群体”示范效应。荆楚大地的高校英模辈出,我们认为,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把握方向,落实办学育人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是事关培养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根本问题。多年来,省委坚持每年研究高校党建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举办高校领导学习研讨班,深入开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讨论。今年,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召开高校师生座谈会,强调高校要努力造就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坚持在高校开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性文件。

        多措并举,强化思政教育引领。我们着力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下功夫。一是坚持科学理论引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注重用生动实践来教育学生,努力将思政课建设成“学生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人生指南课。二是突出基层党建引航。在继续按系、所、年级、班级设立党支部的同时,积极探索以学科组、课题组、责任教授团队、公寓、社团、宿舍为基础设立党支部的形式,将一批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选配为支部书记。三是注重育人队伍引路。坚持把优质资源向思政工作倾斜,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彰制度,以“十倡导十禁止”为师德行为规范,使学术造诣高、讲课效果好、品德作风硬的专家学者走到教学第一线。四是创新活动载体引擎。建立健全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引导制度,通过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抓手,和“党旗领航”、“红色微博”、“延安精神进校园”、以及“创先争优”等活动,让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今年,我们在高校启动“两访两创”活动,即“高校管理干部,重点是机关中层以上、院系以上领导干部访谈所有教师,教师访谈所有学生;创基层党建工作先进,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争做优秀人民教师”,提高育人水平。

        注重实践,拓展青年成长途径。我们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广泛参加“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了解国情民情、磨练意志品质、增长才干本领。抓住重要节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契机,集中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形成了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情景和良好氛围。

        四、有效引导,放大群星示范效应。我们将培育和学习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作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抓手,加强引导,形成了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学习典型的“接力棒”传统。几年来,省委、省政府10多次发文表彰大学生先进典型,举办大学生典型事迹报告会10余场,组织优秀支教生到高校作巡回报告200多场,着力树立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标杆,使青年学生在先进典型的精神感召下成长,更多的加入到先进行列中来。

        我们将更加关注、关心、关爱青年,继续培育好、宣传好、学习好大学生先进典型,高举“精神旗帜”,筑牢思想基础;提供“良田沃土”,优化育人环境;着眼“生根开花”,创新方法载体;引领“百花竞放”,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彰显和放大我省高校“群星效应”,努力构筑当代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