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有秦腔”,这对于任何一个剧种、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是绝对不敢说的大话,但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做到了。从2007年10月至今,他们举办的“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已经坚持三年多,1000多天,连演1200余场,观众上座率在93%以上。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靠赠票靠市场。
遵循市场规律,低票价高质量
秦腔曾经十分尴尬。2005年前后,800多万人口的西安市,有省市秦腔剧团七、八个,却经常看不到秦腔演出。难道这个覆盖了陕、甘、宁、青、新疆、西藏等省区,有“三千万儿女高唱秦腔”之说的剧种,这个曾经是西北人精神象征和文化形象代表的剧种,就真的没观众了吗?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和他的团队认为这不正常。他们首先从主观上找原因,决定以新建成的剧场为依托,打造“西安天天有秦腔”的文化品牌,靠繁荣剧目来培养观众,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块金字招牌,使秦腔突出困境。
但是你“天天演”,观众会“天天来”吗?如何让老百姓自愿掏钱买票,这并不容易。
首先戏要好看。3年多来,“天天有秦腔”先后推出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展演月”、“庆祝建院70周年100场庆典演出”、“优秀现代戏演出季”、“传统剧目展演季”、“优秀中青年演员个人专场大赛”等30多个主题演出活动。戏曲研究院下属4个演出团体——秦腔团、青年团、眉户碗碗腔团、小梅花秦腔团,轮番上阵,上演剧目近百部。其中有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有传统戏《游西湖》、《赵氏孤儿》、《周仁回府》、《窦娥冤》、《白蛇传》、《铡美案》等;有新编历史剧《杜甫》、《凤鸣岐山》、《雀台歌女》、《大秦将军》等。
其次票价不能贵。根据西安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文化消费能力,研究院决定走低票价路线,定位于50元、30元、20元、10元,仅对个别演出火爆、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剧目略作上浮,如《西京故事》,票价为20元到100元。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从一开始就对《西京故事》的价值导向给予充分肯定,省委书记赵乐际等领导同志亲临观剧,大力倡导。研究院乘此东风,吸引陕西日报、华商报等社会媒体的关注,利用院刊、网站进行宣传,通过突出亮点,炒热演出活动,吸引观众参与。
有点讽刺意味的是,今年4月初,同一个城市的西安易俗社剧场重装开业,打出豪华包厢8000元、普通票380元的高价位,而且理直气壮:“既然可以有天价相声、天价‘二人转’,为什么就不可以有天价秦腔呢?”理由可以这样找,可惜他们忘了老百姓。在“您是否能接受天价秦腔”的网络调查中,超过85%的网民认为这么高的票价接受不了。网民“硬橘子”说:“如此高价,是让想听戏的进不来,能进来的不爱听。”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也不看好这种高票价演出,她高度赞赏“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提出“秦腔要发展传承,还是要回到大众中去”。
遵循艺术规律,培养锻炼人才
“西安天天有秦腔”不仅吸引了观众,活跃了文化市场,还全方位锻炼了艺术队伍。
活动推出伊始,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九期演员训练班新组建的小梅花秦腔团便率先登场,以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连续演出一百多场,让刚毕业的小演员们积累了舞台实践经验,一批新秀崭露头角。“流溪流兮”、“桃花岛主人”、“月色幽静”等网友,成了小演员们忠实的粉丝。
几年来,该院的人才培养大大受益于“西安天天有秦腔”的演出平台,以近10部经典传统大戏和50余个折子戏进行了高密度的展演,培育起一支重要的秦腔舞台生力军,先后推出三批近50人次的“优秀中青年演员个人专场”,集中托举了一批尚未成为一、二级演员的骨干。如今,全院形成完整的人才梯队,保证了秦腔事业的薪火传承。
培育秦腔观众,满足文化需求
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最容易培养忠实的戏迷。据2010年该院在西安观众中所作的调查问卷显示,有97%的观众特别爱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戏,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演出认真、表演精湛、严谨规范、唱腔纯正,具有大院风范。城南一位60多岁的老戏迷,每天乘公交汽车从长安区到戏曲研究院来看戏。很多不经常进剧场看戏的学生、打工者和市民也说,看“大戏”、看“大腕”,是促使他们走进剧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观众说:“戏曲研究院汇聚了大西北一批一流的秦腔名角,李东桥、李梅都是我们迷恋了半辈子的名家,到这里来能让我们看个够。”
“西安天天有秦腔”以“经典性剧目,高水平演出,公益性票价”的定位,吸引了很多潜在的秦腔观众,从而激活了西安城市舞台多年来萧条、萎靡、沉寂的演出市场。拥有500个座位的剧场,除了每晚拿出30张票赠给农民工外,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3%以上;遇有精品剧目、新创剧目以及名家名角的演出,还经常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应观众要求,在过道上加座椅、卖站票已是常事。
“这么好的作品,比电影大片还好看呢,可惜知道的同学太少了!”西安美术学院环艺系2007级本科生高杨看过《西京故事》后,便成为了秦腔的追捧者和义务的宣传者。3个月来,新浪、腾讯等网络上关于《西京故事》的微博已达数万条,由拍客们摄下的《西京故事》精彩片段,在优酷、土豆等网上也已有上万的浏览量——这些都是看过演出的高校学生们的“杰作”。
如今,“西安天天有秦腔”已经过渡到不必吆喝自有观众的常态化。在剧院门口售票处,记者看到,市民来来往往花上几十元钱买张票,轻松愉快。可以看出,西安市民文化生活已经离不开秦腔了。(本报记者 单三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