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

    让讲话精神在生动实践中放出异彩

    ——访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5日   04 版)

        连日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山东各地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如何把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山东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指出,“一定要让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生动的实践中放出异彩”。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对此,您有什么样的感想和认识?

        孙守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无私情怀,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推进伟大工程的坚强决心,体现了我们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是推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为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和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我们一定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好自身学习贯彻的同时,推动全省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以此为契机,强化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继续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山东早日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后5年,与全国一样,山东将处在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关键时期。山东提出,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幅超过30%。怎么解读这一组数字?如何看待和分析这个目标?

        孙守刚: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近年来,山东省文化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3.12%,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偏低。

        年均增幅超过30%,这个目标在一些人的眼中已经称得上超常规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目标:其一,与自身相比,目标的提出有其现实基础。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成为全国四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过千亿的省市之一。“十一五”时期,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20%。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7%,济南、淄博、烟台、泰安、临沂等市都超过4%。其二,如果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这个数字就显得不那么超常规了。先说我们追求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已是别人当前的起点,时间上的差距,让人坐不住;再说总量,广州、深圳两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之和就接近或超过了山东省,体量上的差距,让人有压力;第三说增幅,全国不少省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超过30%。“十二五”时期是山东文化投入最多的时期,连续5年超千亿,一批文化产业大项目好项目在建,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50多个。这些项目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到发力增速的时候了。

        记者: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山东是如何做好“创新驱动提升文化软实力”这篇文章的?

        孙守刚: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和创新,在于同一内容的多样化价值挖掘和跨界利用,在于价值的不断增值和产业链延伸。

        比如,104集大型动画片《孔子》,是全球首部以动漫形象再现孔子成长历程、展示儒家文化的长篇动漫作品。在今年4月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孔子》入选首届亚洲展映会“最佳作品”,这是中国动漫惟一获此荣誉的作品。借助动漫的形式,可以多种方式多次传播将孔子文化送到受众心中,实现附加值多次增加和产业链延伸。从动画片,到图书、音像制品,再到学生书包、文具、玩具,等等,这就是文化产业的潜力所在。

        创新使传统手艺焕发生机,也催生新的业态。全力推进“创意山东”计划,大力发展动漫游戏、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产业核心层所占比例接近20%,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展创意产业,既要有创新主体和机制,也要有创新的平台和土壤。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20多个,省市设立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额达到3.25亿元。同时,推动多家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000亿元的文化产业授信额度。还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兴建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

        记者:目前,山东转方式调结构正处于攻坚阶段,如何把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来推进?

        孙守刚: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山东文化软实力,使文化成为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确立了“一二三四五”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一个引领”:强化“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在规划中生成项目,以规划引领发展。“两个结合”:推动文化与科技结合、与金融结合。重点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快建设高端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加强银企合作,出台扶持上市、融资担保、发展创投基金等政策。“三大载体”:抓大项目、大集团、大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大项目好项目,培植一批主业突出、业内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新兴文化产业基地。“四大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孵化器;人才培养平台,力争年培养各类文化产业专门人才8万—10万人,“十二五”期间引进省外、境外高端文化产业人才1000人;投融资平台,启动总规模1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交易平台,建立完善各类文化要素市场,积极推动山东文化产品“走出去”。“五千亿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达到5000亿元。

        “十二五”发展目标,打造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山东文化产业正在奋力前行。(本报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李志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