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1日 星期一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前两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吸引了1.6亿人次参加投票,第三届评选活动有6500多万人参加基层推荐活动,共提名36000多名候选人,最终确定317名候选人——

    模范评选轰动社会:为什么?

    冉亚清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1日   11 版)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张俊兰,14年19次深入凉山山区寻访资助孤儿的事迹感动了大众。(资料照片)

        目前,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投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自2007年起,每一届的评选活动,犹如春夏之交的骄阳燎原于中国大地,仅前两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就吸引了1.6亿人次参加投票。本次活动自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6500万人参加基层推荐活动。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为何能产生如此之大的集聚力和扩散力?这需要我们审视评选活动背后的“软实力”,并从中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寻找到新的思路、好的载体、活的机制。

        评价标准,突出了示范性  

        道德模范的示范性,主要是指道德模范在思想行为上做出的榜样和典范,以供人们效仿和学习。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道德模范的示范性体现在思想示范和行为示范。思想示范是灵魂,行为示范是外在体现,其本质是价值示范,它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道德标准和做人做事的道德边界。因此,在选择道德模范的标准上,首先要把那些真正能体现道德模范要求的思想好、行为端、价值善的人选出来,才能立得住。

        只有立得住,才能叫得响、传得开。当然,为这个立得住,还应该包括,不能仅仅看他的过去,更不能只看到他过去的一时一事,更应当看他的思想和行为的一贯性和持续性。从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候选人和最终得奖人情况看,这些道德模范无一不体现了榜样的力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遴选对象,体现了“草根性”

        草根的含义非常丰富,但它至少应该有两个特点:一是顽强,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是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

        纵观2007年以来的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和获奖者,绝大多数都是工作在平凡岗位,生活在普通社会环境里又做出不平凡业绩、迸发出不寻常道德力量的普通草根阶层。

        这些草根不一定具有施展才华的大平台,也不一定干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壮举,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示着人性的光辉,犹如满天星空中忽闪忽闪的小星星透出晶莹剔透的心,以此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犹如春天原野里顽强生长的小草,并以此给人带来绿意。

        可以说,他们身上显露出的道德文明虽然具有草根性,但很容易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文化的相通性和共鸣感,离我们近、离我们亲。这些榜样是真正的“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推选提名,凸显了群众性

        道德模范要体现其榜样示范性,必须要得到群众的内心认同,要发挥其道德感染力,则必须能引起群众的心理共鸣。因此,道德模范群众选,能实现道德模范群众认,促进道德模范群众学。

        在推选谁是道德模范的问题上,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将话语权交给了广大人民群众,是真正走的一条“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中宣部等部门发出《关于评选表彰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评选表彰工作要充分体现群众性,立足基层,做到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着重推选群众身边看得见、过得硬、学得到的先进人物,确保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可敬、可信、可亲、可学,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群众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产生步骤经历了群众推荐、组织审核、公示上报和群众投票、综合评定四个阶段,四个步骤都充分倾听民意、赢得群众认可。二是人民群众在推选过程中的踊跃性、参与性前所未有。

        推介程序,遵循了公正性

        程序的公正性包括规则的公正和过程的公正,它是保证结果公正的前提。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过程的公正是将活动过程置于阳光透明照射之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不是暗箱操作。

        历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特别注重过程的公正透明性。以本届评选活动为例,创新了投票方式,特邀“万名公众代表”投票。一是采取请前两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入选本届评选获得正式候选人者除外)投票评选;二是由各省(区、市)和总政治部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中各推荐300人作为公众代表进行投票。

        在选票统计过程中,请国家统计局派员全程指导和监督群众选票统计,由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验证选票身份证件,剔除不合格选票及重复选票。

        对待态度,彰显了包容性

        传统中国社会树立的道德模范非圣即贤。诚然,完美的道德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引领人们的道德选择,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但是,道德模范愈是完美,愈是理想,其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就愈是遥远,其道德形象就愈是抽象,愈是虚幻。

        只有还原道德模范的社会性、具体性,才会有道德形象的生活性与真实性,也才会有道德力量的感染性与号召性。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人格身份转换的多重性,不可能存在十全十美的完美人格。加之现代社会在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和重新调整的过程中,道德的绝对性、严格性相对地减弱了,表现出一种相对性和包容性倾向。

        鉴于此,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适应这种时代变迁的潮流,将道德模范进行分类评选,将其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个类型。可以肯定地说,孝老爱亲模范做到极致的人,或许未必在见义勇为、敬业奉献方面就做得尽善尽美,我们这个社会既需要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道德标杆,也应当允许他在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总之,正是因为连续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所体现出的示范性、“草根性”、群众性、公正性和包容性,才使得这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可圈可点,才会在中国大地上呈燎原之势。它向我们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要做到“三贴近”,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找准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搭建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创新文化建设的新机制,就会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链接   1    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参与推荐的人次为3487.04万,共推荐道德模范人选36446人,正式候选人为307名,投票时间是2007年9月1日到9日24时,全国组委会共收到有效选票2200多万张,其中平面媒体选票1700多万张,网络媒体选票500多万张。

        2  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公示和投票日期为2009年6月19日至7月19日,全国活动组委会最终确定317名全国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

        3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有6500多万人参加基层推荐活动,共提名36000多名候选人,经各级筛选,全国活动组委会最终确定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为317名,广大网民可通过中国文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网站投票,投票日期为2011年5月31日至7月20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