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教育就是为高考服务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模式的逐步深入,高中生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这里,本报关注南京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试点城市”的发展情况,也派记者了解了目前中学生出国留学的情况,试图将高中教育中更多的可能性呈现给读者。
十年寒窗之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名落孙山,取决于能否跨越高考这座独木桥,人们对这座桥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而南京市一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与特色化办学之路,却印证了“以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可行性。用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的话说就是“高考并非是让学生走向光明彼岸的唯一桥梁”。
英才启蒙,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南京作为国家“以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教育体制试点城市,高考本科上线率并不是很突出,但这并没有阻止南京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因为把学生送进大学不是终极目标,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才是王道。
为了“培养以外语为特长、文理兼通的国际化复合人才”,南京外国语学校探索出“英才启蒙”的培养计划: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启蒙和奠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质,让不同禀赋和个性的学生在教育中发现自我价值、准确定位,走出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当下的6年,更关注他们今后的60年。”该校校长董正璟说。
南外学生肖潇在高二文理分班后,虽然选修的是文科,但是她学习之余一直潜心钻研生物知识。其班主任得知情况后,热心帮忙联系生物老师给肖潇辅导生物,肖潇因此成为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学校唯一的文科生获奖者。高三那年,肖潇凭借其独特的表现,被保送清华大学。
像肖潇这样的特长生在南外绝非个例。有数据统计,2011年该校毕业生中,有188名学生被保送国内一流大学,24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只有27名学生参加高考。
提供平台,个性化课程引导学生
“只注重升学率,学校就会平庸化;不注重升学率,学校就被边缘化。”这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陈履伟经常说的一句话,道出了教育者的无奈。
在南师附中,有这样三类课程:以国家必修课程和校本必修课程为主的素质养成课程;以校本选修课程和学生社团课程为主的个性选择课程;以校本特色的学术性、研究性课程为主的学校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既保证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
南师附中老师刘少青告诉记者:“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学生会站起来和我辩论,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也站起来发言,最终‘理越辩越明’。”
该校高三(6)班学生宋建含在日记中写道:“高三这一年,学习任务重了,练习、测试多了,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并不缺少。我在这一年中获取、巩固知识时鲜有‘力不从心’、‘无以为继’之感,纵便是面对困难亦能很快得以克服——这是在附中的学习给我的‘底气’。”
创新渠道,接轨高校架设成才立交桥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社会观念往往认为,能“挤”过去的就是人才,而“挤”不过去的就是庸才。对此,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邹正并不赞同:“不能将教育价值仅盯在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上,还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学会和周围同学、老师交往,养成良好的心态,理解社会和异性等人格建设多方面。”
“择高而立”,2010年9月金陵中学成立了“星光基地班”,为学有余力、特长突出的同学提供高端学习平台和优质学习资源;2010年10月,该校与南京大学联手创建了“准博士培养站”;今年4月,又与东南大学联合成立“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到高校的实验室直接参与实验研究。此外,金陵中学还引入国际课程,引进了与美国顶尖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的中美提前录取项目。
“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邹正校长始终执着于这一教育理念。或许,这也应该成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个导向。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