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9日 星期三

    记忆·坐标·延安

    宝塔山上的红星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29日   06 版)

        初次到延安,却有一种“回延安”的感觉。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早已成为延安的化身,深深扎根在心里。“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的诗已化入情感深处。

        正值红色旅游最热火的时节,不大的延安城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上世纪40年代无数青年男女朝圣般奔赴延安的盛景仿佛重现。延安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记者随着人流在延水之滨细细寻访。

        “在青年们的嘴里、耳里、想象里、回忆里,延安像一支崇高的名曲的开端,响着洪亮的动人的音调。”诗人何其芳这样写道。而且这音调美妙且富有层次。延安精神中,有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有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还有劳模精神……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们在当年的珍贵图片和实物中一一寻觅。

        “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十三年,积累了太多太多的精神财富。就像一本大书,读也读不尽,每次走近都有新的感悟。”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方越说。古稀之年的他,年轻时也曾几次背着绿军包,揣着红宝书,步行去延安,在宝塔山下、延河水边徜徉。

        在他看来,延安精神的内核有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孕育于延安,是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越说。

        在延安八一敬老院,记者见到了老红军毛光荣。和党同龄的他,闯过了枪林弹雨,如今安享晚年。毛光荣告诉我们,14岁那年,他背着父亲半夜翻墙找队伍参军,打过仗、负过伤,给林伯渠、习仲勋当过勤务兵,在南泥湾359旅担任王震的警卫连连长。当年村里一同跑出来的13个年轻后生,大多已牺牲。“能拼,能吃苦”,老人对延安精神的理解简单而又质朴。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在这首丰满有力的曲调中,当年的陕北农民李有源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这不仅仅是一曲颂歌,更是百姓对党的深深期许。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保卫边区、领导抗战的过程中实施土地改革、开展民主选举、推行男女平等,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同时,挤出人力、财力和物力创办学校医院、发展文化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除了人民大众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延安的岁月尽管艰苦,却蕴含着最纯厚、最宝贵的情感。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今天依然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安振华说:“延安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他看来,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群众创造幸福生活。

        站在延长县“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前,我们看到了延安精神的新时代光芒。70年前,毛泽东为延长油矿原厂长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如今,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陕北石油焕发青春,“十一五”期间,延长石油走出了一条“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新路子,建成了国家千万吨级的大油田,率先成为西部第一个收入过千亿的省属企业,开创了延长石油百年发展的新纪元。

        延安还在创造一个个领先,践行一项项对百姓的承诺:给“村官”发工资全国第一,农村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全国第一,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幅全省第一,农村全部实行合作医疗全省第一,实现农村低保全省第一;5万多户农家完成了改圈改厕,做饭、照明用上了沼气;发达的交通正将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小城与外部世界的距离缩短……

        站在延河大桥上仰望夜空中的宝塔山,灯火璀璨。耳边响起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的一段著名的“窑洞对话”——

        黄炎培说:“余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60多年过去了,回望延安,宝塔山巍然屹立。

        (本报特派记者 颜维琦  本报记者 张哲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