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后,部队士气高涨。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我和八兵团军分社采编主任季音、总部派来的电影分队郝玉生三人冒着雨雪来到扬子江边,一同去20军报道渡江战役。
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战员们个个斗志昂扬。20军59师2营的突击连在江堤下紧张认真地做准备工作。战士们系好鞋带,检查枪支弹药,把冲锋枪、雪亮的刺刀再一次用油布轻轻地擦一遍。洋油桶做的浮水器紧挂胸前,战士们互相检查合不合要求。为了留下这历史的瞬间,我在黄昏暗淡的余光里以慢速度拍摄这一场面。我觉得它很平凡又很珍贵。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战士们背着这种土制的救生器去征服扬子江,征服旧世界,这本身就是历史奇迹。这幅照片我保存了50年。
夜幕即将降临,先锋连的战士们集合上船后,站在前排的战士神态显露出自信乐观自豪,我觉得非常可爱,一定要留下他们的形象。他们胸前挂的“渡江先锋”红布条几十年来一直留在我心里。连队匆匆上船,没有时间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坐的是小船,像离弦之箭直发南岸。这晚天空很暗,为了节省胶卷,我没有拍照片。可是几十年来我一直想,当时哪怕留下一个黑影子也是有价值的啊。
这天晚上风平浪静,甚至没有涛声。先锋连离敌人的江堤防线不远时,敌人发现了我军,慌忙向江面上射击。我军在江北的炮兵予以有力的还击。先锋连突破敌人的江防阵地,扬中的敌人投降了。从渡江到登陆追击敌人,先锋连只伤亡四人。
那时摄影记者没有照明设备,就是有也不能用。解放军以木船突破敌人海陆空“立体防线”,在中外军事史上都称得上奇迹。摄影记者如果没有留下这一瞬间,就对不起指战员,对不起历史,心里会留下永远的遗憾。电影队的郝玉生也是这样想的。我们当即向部队建议,先锋连留下拍摄几个镜头。拍摄时,这个渡江先锋连如猛虎下山,从木船上登岸,冲破敌人的防线,动作熟练迅速,生龙活虎。当时阳光是侧背光,有木刻画的味儿,战士的英雄形象更加突出。画面上第一个战士呈45度的弯腰,脸向前方,手握步枪,右脚落地,提起的左脚微动,正要向前。斜落的风帆巧妙地作了战士的背景。后面拥上的战士手握钢枪,抬起左手,撑船的竹竿向前倾斜,身姿动感很强,构成一幅完美生动的画面,给人以极深的联想。渡江先锋连立下了战功,他们代表解放军的光辉形象留给了千秋万代。
22日从扬中过夹江,部队急行军。指战员们穿的军服都是新发的夏装,非常整齐,精神抖擞,威风凛凛。乡亲们提壶送水,在路边欢送战士出征。
在扬中快步行军到夹江时,我看到一位饲养员为了保护树木不被战马啃伤,小心地在树干上包上军毯……我隔着水渠选了一个角度,拍下照片后跑步赶上部队。多年以后,我看到一些地方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仍在为当年那位饲养员的行动深深感动。
到了夹江北岸,部队列队等待过江,江中从西向东来了许多小船,如秋雁一字形“飞”来。船上整整齐齐坐着全副武装的解放军。船工们一桨紧似一桨,只想着快快将亲人送向南岸,歼灭敌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摇船的小姑娘,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为了快点把解放军送过江,她迸发出全身的力气,使劲摇橹,背后的大辫子随着动作前后摇摆,充满了力度和美感。我不失时机地揿下了快门。这就是那幅有名的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这一天,在大军渡江波澜壮阔的画面上,小姑娘留下的背影成了最美最美的一瞬间。
我们坐着解放区的木船,穿着解放区妇女做的布鞋、布袜登上了长江南岸。夜色苍茫中,我和季音及总部来的电影分队到了丹阳县郊区,跟随20军冒雨追击敌人。在京杭国道我们围歼了一股敌人,公路上堆满了大炮、各种枪支、皮箱衣服、马车、汽车。敌人还有五个军被包围在广德、郎溪地区,只打了两天就将敌人全部歼灭。之后,我和电影分队的郝玉生等人从溧阳到了南京。
(此文为作者生前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