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1日 星期二

    追寻红色岁月历史足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道路

    作者:铁 凝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1日 08版)
    贵州团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湖南团在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雕像前留影

     编者按  

        去年4月,由中国作协主办的“走进红色岁月”中国作家采访采风活动启动。80余位作家组成6个采风团,分赴革命圣地韶山、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探寻激情澎湃的红色岁月,触摸联结历史与现实的根脉,收获了对现实、创作的思考。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9周年前夕,中国作协召开“走进红色岁月”座谈会,邀请去年参加采访采风的部分作家,座谈“走进红色岁月”的体会。现将部分作家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走进红色岁月”活动,是新形势下“深入生活”的一次创新探索。80余位作家沿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足迹,打捞和寻觅历史中普通人群的尘封往事,学习和景仰老一代革命家的无私精神。他们将所见所思,融入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影视作品等文学形式,证实了“走进红色岁月”的实践,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推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走进红色岁月”活动,是新形势下“核心价值”的一次精神洗礼。活动使作家们走出书斋,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历史的轨迹,人民的选择,时代的进步,更加丰富了作家的精神世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走进红色岁月”的经历,在作家创作历程中是一处鲜亮的记忆,它必将对作家今后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走进红色岁月”活动,是新形势下“红色资源”的一次文化传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广大作家与文学工作者以塑造民族精神为己任,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1942年之后,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作家与文学工作者将文学事业与时代人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作风过硬、创作力极强的队伍。今天,对“红色资源”的文化传承,是我们新一代作家应担负的责任。

        “走进红色岁月”的活动,是新形势下贯彻《讲话》精神的一次重要的文学实践。活动所倡导的精神与《讲话》的精神一脉相承。《讲话》就是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还有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某种角度看,“走进红色岁月”活动,是当下作家们对《讲话》精神的实践贯彻和文学回应。

        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今天,我们必须牢记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他接着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今天,我们不能忘怀人民意识是文学创作的永恒动力。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文艺第一位的工作。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更是强调,“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今天,我们应更清醒地认识继承、创新是文学创作的内在需求。胡锦涛同志指出,“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我们要以创造的激情与原创的能力去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去体会创作的内在需求,去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五四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世界文化中一切优秀的成果,将之融入到文学创造中去,真正做到从传统精华中发掘现代元素,从各国文学中吸纳有益营养,让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发展中作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