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1日 星期二

    不能忘却的英雄:张思德

    作者:杜滋龄(南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1日 07版)
    张思德同志(中国画) 杜滋龄

        这是我为张思德创作的新版本国画。1964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我画的张思德组画挂图,1977年我为小学课文《为人民服务》创作了插图张思德。去年我再赴延安地区参加“红色之旅”写生,深入陕北南泥湾,深入生活,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我要再画一幅张思德,以缅怀为革命、为人民利益牺牲的众多革命同志。

        张思德是个普通战士,他在安塞县石峡峪(今楼坪乡)山打窑烧木炭。1944年9月5日,由于连日阴雨,炭窑崩塌,压住了正在埋头工作的张思德,他牺牲时年仅29岁。在为他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同志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同时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立党之本。

        作为艺术创作者,我的初衷是想引导观众了解那段现在大家已不太熟悉的历史,重温那个沸腾年代的气息。《张思德》看似是一个普通士兵的故事,但在这幅画的背后,蕴涵着许多关于人、人的道德、人的精神信仰的内涵。在张思德身上所表达出来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朴实、谦和、善良的本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

        张思德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战士,他不是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也没有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在不起眼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青春。但是,我们伟大的事业就是由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在支撑着的。延安当年偏居西北之一隅,物质条件极端匮乏,自然条件极端险恶,足以威胁到人的生命;同时,共产党人还要承受国民党的重兵包围、三次反共高潮和日寇的侵略威胁等等。但是在那个年代,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让人强烈地感觉到,他们确实是中国仁人志士中的精英,是一群有崇高信仰的人——就是凭借这样一群人和他们身上的精神,共产党消灭了国民党的八百万军队,夺取了全国的胜利。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和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难题,也面临着精神道德的沦落和信仰的缺失,使得一些人在前行的道路上感到迷茫。正值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创作这幅作品,是想呼唤那种默默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们党的队伍中,应有千千万万个“张思德”。

        如何再现那个时代,让观众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我走访了张思德的战友,电影《张思德》的导演尹力也为我提供了一些素材。我构思了两个多月,画过很多张草图,创作了烧炭、背炭、捆炭等多个场景才最终定稿。创作的过程也是我对张思德再认识的过程,他是不能忘却的英雄。张思德永远活在我心中,活在所有共产党员心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