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5日 星期三

    革命先驱的海外足迹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追寻邓小平的法兰西岁月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15日   08 版)
    在法勤工俭学的邓小平
    摘自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

        蒙塔尔纪,一个巴黎以南百余公里的小城,越来越成为吸引中国留法学子及访法同胞参观怀念的地方。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法国小城,在上世纪20年代,曾经接待了中国众多的革命先驱者,蔡和森、蔡畅、陈毅、向警予、王若飞等数百位热血青年先后在这里勤工俭学。在他们当中,最引今人注目的,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周恩来总理当年留法时也曾频繁到此,与其他革命者探讨拯救中国的道路。难怪有人说,蒙塔尔纪是诞生中国革命伟大思想的熔炉之一。

        六月的一天,记者驱车南下,来到这座闻名遐迩的小城,追寻邓小平当年留下的足迹。蒙塔尔纪法中友好协会主席王培文女士热情接待了我们,并领我们参观和介绍了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城市。

        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蒙塔尔纪不仅小桥流水,眉目清秀,干净整洁,而且随处可以看到中国老一辈革命者留下的足迹。徜徉于城中街道或花园里,不时可以看到一块块矗立一旁的纪念碑,上面用中文写着“伟大的足迹”的中文讲解。碑上面不仅有当年中国留学生的旧照,还配有中法两种文字说明。读着这一段段的文字,使人顿感这座城市不愧为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策源地,在中法交往史中占有特殊地位。以记者所知,这种以如此规模在城市树碑纪念中国留法学生的足迹,在法国乃至欧洲城市堪称绝无仅有。据说,在这个不大的小城,这样的纪念碑就有11处。2005年初,蒙塔尔纪市政府还隆重举行了立碑仪式,请来了曾经在此留学的老一代革命家的后代,共同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

        王培文女士告诉记者,上世纪20年代,邓小平曾经两次在蒙塔尔纪勤工俭学。在和蒙塔尔纪毗邻的夏莱特市哈金森橡胶厂,王培文指着长长的厂房说,邓小平就是在这里的制鞋车间干了几个月的杂工。当时邓小平是以学名邓希贤的名字注册在厂。如今厂房前面的纪念碑上还复制了当年邓希贤的“工卡”。

        这是一座面积达2206平方米的厂房,设计者与巴黎埃菲尔铁塔同为一人,具有鲜明的“铁塔风格”。砖体外墙与厂房外高达百米的红砖烟囱构成了一幅特殊画面。邓小平就是在这里结识了以周恩来为首的许多老一代革命家,并于1922年在这里加入了旅欧少年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如邓小平自己回忆的那样,“我在法国五年零两个月期间,前后做工约四年,从自己的劳动生活中,在先进同学的影响和帮助下,思想开始变化,有了参加革命组织的要求与愿望”。

        勤工俭学的生活是十分清苦的。青年学子们每周都要工作6天,每天要干9个小时,而工钱只有一个法郎。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学生工人挤在专门为他们搭建的木棚里,几十个人拥挤一处。这种艰苦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就连《夏莱特移民史》书中也承认“不令人满意”。邓小平在法国做工期间,可以说饱受了来自贫穷的东方青年在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的种种苦难。

        然而,尽管环境艰苦,邓小平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据当时同时勤工俭学的同事回忆说,每天下班之后,工棚里很热闹。大家闲谈,开玩笑,这时,一个四川矮矮胖胖的小孩子,总是蹦蹦跳跳,到这个角同人说笑话,又走到另一角与人开玩笑。这种在艰苦环境中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造就了邓小平坚韧不拔的性格,也为其后来敢于引领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艰险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性格基础。

        1986年,法国一个市长代表团访问中国,邓小平在百忙中专门接见了蒙塔尔纪市的市长,也因此引起了其他法国大城市市长们的不解。邓小平缘何如此青睐蒙塔尔纪市呢?当他们了解了蒙塔尔纪市在中法交往史上的不平凡地位时,才恍然大悟。邓小平当面感谢了蒙塔尔纪市对中国勤工俭学青年的接纳,并愉快地回忆起了当时的一些往事。

        在蒙塔尔纪逗留之后,邓小平便来到了首都巴黎,来到他的“兄长”与革命领路人周恩来的身边,在意大利广场边那个简陋的旅馆斗室中,开始了投身革命的伟大事业,并在那里赢得了同事们戏称的“油印博士”称号。

        1975年,邓小平复出后访问法国时,法方曾想安排邓小平到蒙塔尔纪旧地重游,市政府也做了不少准备,可惜因为日程太紧未能实现,成为当时的一大憾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邓小平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在蒙塔尔纪的这段特殊经历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知晓,并传为中法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本报巴黎6月14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姚 立) 

        图为蒙塔尔纪市街旁“伟大的足迹”纪念碑姚立摄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