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听着长征一个个传奇的故事长大的,因此对长征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崇敬之情。十年前,当我接到写作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的任务之后,我再次认真地审视了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
长征作为中国近代政治家表演的舞台,它再现了各种不同政治家的形象。中国共产党在367天的长征中,独立自主地选择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保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为把红军用生命写成的这部浑然天成的“长征”交响曲化作艺术作品,我采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二革”手法。前者要求艺术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透视历史,后者要求艺术家通过创作出的作品让人民感悟历史。唯有如此,才能在忠实历史的基础上升华为艺术地再现历史。除此之外,这部剧是否能取得成功,还要看剧作家能否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形象的塑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我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把自己以前塑造过的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形象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自始至终我所坚守的史诗美学追求也帮助我提升了《长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作品的史诗品格是属于美学范畴的作品。通俗地说,艺术作品中史的品位是采用诗化的艺术手段再现的,而诗的艺术品位又能折射出古国文明史的博大和纵深。换言之,大型电视剧《长征》所展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浩瀚无尽的原始素材都是为再现长征并塑造长征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这些伟大的艺术形象服务的。同时,所有艺术创作的手段,也只是艺术地再现长征并塑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也不是史学意义上的正传。相反,我们笔下的《长征》是一部完全艺术化了的史诗,我们所塑造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历史伟人也是艺术典型。因此,我们这部《长征》不是史书,我们所写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历史伟人也是艺术典型。还是那句话:“我希望大型连续剧《长征》能向着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美学品格前进。”
(作者为电视剧《长征》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