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1日 星期六

    伟大历程

    筚路蓝缕外交路

    ——记新中国对外关系开启历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1日 01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与美国陆军军乐团“潘兴军乐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联合音乐会。
    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熊争艳)美国东部时间5月20日下午,纽约曼哈顿,联合国总部大会厅。

        一场中美军乐团联合音乐会隆重举行。首次走进联合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了《歌唱祖国》为音乐会“压轴”。

        激昂的乐曲在这里回荡,难忘的历史在这里流淌……

        40年前,同在这个大会厅,中华人民共和国迈出重返世界的关键一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而这个东方大国迈向世界舞台的起点,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正确分析战后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党制定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指导原则。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

        “前两条方针,使新中国在外交上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不受过去屈辱外交传统的束缚,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则明确宣布新中国将联合苏联,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说。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新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这就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

        1949年10月1日,盛大的开国典礼刚刚结束,如织人流中,一批骑着自行车的人并不显眼。他们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外交使者,以这样朴素的方式,将毛泽东当天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及周恩来签署的新中国第一份外交公函,送往各国旧驻华机构。

        随后20个月,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至1951年底,新中国已与20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提出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1953年,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出现在国际舞台是在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与苏、美、英、法一道,讨论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参加这次会议,也是中国通过大型国际会议争取和平协商解决重大国际争端的首次尝试。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代表还就双方公民回国问题进行了接触。这次会面在国际联盟大厦的一间会客室举行,谈判仅进行了15分钟。尽管如此,它仍是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先声,也为日后两国关系的改善埋下了伏笔。

        1955年,中国参加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这是中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新中国同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面对西方持续的封锁,中国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合作,相互支持,形成了兄弟般的友谊。

        在一些大国断然拒绝援建坦赞铁路的情况下,仍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中国,毅然向非洲兄弟伸出援手。历时6年、耗资9亿元人民币建成了这条“东非交通大动脉”。

        “这是对当时非洲大陆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曾连任三届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的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说。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的恶化引发了中国外交格局的重大变动,中国逐渐走上同时与美苏两个大国对抗的道路。争取“两个中间地带”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中国一方面积极支持亚非拉等国家的反帝反殖民主义;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同西欧和日本的关系。周恩来曾在1963年底至1964年初出访亚非欧14国,亚非领导人也频频访华。1964年中法两国克服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差异,实现建交,震动了世界。

        上世纪6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公认的独立力量。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发展也为中国调整外交战略提供了契机。此时,中美关系从表面看没有出现任何松动,但两国最高领导人却各自以独特的方式,谋局布子,着手调整战略态势,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做准备。

        1972年2月,尼克松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

        30多年后,曾以周恩来总理助理身份参与尼克松访华活动的熊向晖,翻着一份泛黄的美国新闻处电报回忆道,尼克松访华受到“美国人民压倒多数的支持。两党所有的政治领袖实际上都和尼克松总统一样,具有同中国重新建立联系的愿望。”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先是中英关系由代办级升格为大使级,而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中国还与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建交。1972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外国建交最多的一年。

        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已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而且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准备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链接

        ■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

        1997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全面展示了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的伟大功勋。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周恩来作为首任外交部长与新中国同时走上了世界外交舞台,以其高度的智慧和翩翩风度站在20世纪世界外交风云人物的前列。此后历经万隆会议、出访亚非14国、乒乓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一步一步突破帝国主义外交封锁,把新中国推向全世界。

        ■纪实文学《新中国外交年轮丛书》

        我国第一套9卷本的原创大型外交纪实文学著作《新中国外交年轮丛书》(陈敦德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7年版),全景式地再现了我党、我国从抗日战争后期到世纪之交半个多世纪的外交活动和对外关系历程。

        书中描写到的包括中国和有关其他国家最高领袖在内重要人物和知名人士数以百计,包罗了二战后期以来党和国家几乎所有重要的涉外事件和活动,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外交史实。包括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秘密访华,毛泽东和尼克松的握手,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等等。

        丛书包括:《接触在1944:美军观察组》、《合作在1946:军调岁月》、《崛起在1949:开国外交纪实》、《迈步在1955:周恩来飞往万隆》、《破冰在1964:中法建交纪实》、《探路在1964:周恩来飞往非洲》、《胜利在1971: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解冻在1972:中美建交纪实(上)》、《起航在1979:中美外交纪实(下)》等。

        ■凤凰卫视《新中国外交实录》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时,凤凰卫视推出了大型影像资料《新中国外交实录》,以珍贵翔实的影像资料,披露了新中国外交史60余年的风雨历程。

        《新中国外交实录》讲述了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2天,中国和苏联正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共和国的外交帷幕从此开启。60年来,中国先后与170余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新中国外交实录》通过多位前国家总统、政府首脑,数十位外交官的真实回忆,提供了第一手外交史料。包括《邻家大哥记忆——中俄关系60年纪事》,《红旗漫卷西风——中美建交秘闻1972-1978》,《鸭绿江水静流淌——中朝关系60年纪事》,《香榭丽舍橄榄枝——中法建交始末》,《又见岚山枫叶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30年记》等内容。

        (本报记者 梁捷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