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1日 星期六

    世事评说

    直面“坏天气时代”

    作者:本报记者 汪嘉波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1日 05版)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剧烈,也越来越频繁。据说去年是自1880年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那么今年呢?会不会“热度”不减?在世界遭受了2010年的巴基斯坦洪灾、俄罗斯干旱、中国泥石流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重创之后,今年还会不会发生类似或更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的“世界气象局势”实在不容乐观:澳大利亚发了洪水,巴西遭遇了泥石流,欧洲地区经历了罕见的暴风雪,美国刮起了诡异的龙卷风。

        一些科学家说,世界正在进入“坏天气时代”。某些研究结果表明,眼下的极端天气事件很快就不能称之为极端事件了,它们在气象记录中也许将变成不值得大惊小怪的“正常气候状态”。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将以洪灾、雪灾、风灾、低温、寒潮、霜冻、冷夜、冷日或高温、热浪、暖日、暖夜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大大小小的气象灾难。

        “坏天气”从哪里来?世界各国的气象学家一致认为,要用科学态度来看待和应对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尽管目前还没有无可争辩的科学数据可以证实,眼下令人眼花缭乱的极端天气事件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但是多数科学家认为,不断加剧的气象灾难肯定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自然》杂志今年2月份刊登的两项科学研究成果显示,近年来不断增多的极端暴雨和暴雪天气是全球暖化的直接后果。正是全球变暖造成了气候异常,并最终导致了夺去千万条生命的洪灾水患。

        不过,不少科学家坚信,全球变暖进程是大自然的力量,“人类还尚未强大到可以左右自然”。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条件下,谁也不能臆断人类活动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根源。与地球已经度过的漫长岁月相比,人类的年龄不过是短促的一瞬,而人类有气象信息记录的历史则更是短得可怜。关于地球的气象史,我们能够获取的信息相当有限。假如有人认定,与地球曾经遭遇过的气象大灾相比,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根本算不上值得一提的气象灾害,谁能用强有力的证据去驳倒这样的观点?

        如同对大自然所知甚少一样,我们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也十分有限。因此,认识“坏天气”成因及其演变规律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调研,是抗击气象灾害的重要一环。气象是没有国界的,极端天气正在侵袭世界各个角落,地球人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世界气象局势”多灾多难的新局面。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建立的全球气象观测体系,可以说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平台。当来自世界各国的监测数据顺畅地流入世界气象组织掌管的电脑模拟预测系统时,世界抗击气象灾难的能力或许就会发生巨变。如同不能预测地震一样,人类还不可能精准预测即将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不过,科学家们希望,世界气象组织的全球天气研究计划将为人类抗击气象灾害的斗争作出贡献。全球变暖的趋势或许不可逆转,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可能也将更为频繁,但是,只要人类有能力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有可能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

        事实上,对普通百姓而言,讨论“坏天气”的成因或许并不是问题的重点。“坏天气”已经来啦,已经给世界经济发展制造了障碍,给人类生活增添了麻烦。从这个意义上讲,面对急剧增多的恶劣天气,人们更加关心的是如何积极应对、减轻灾害。既然气象灾难总体来说是难以预测的,如何积极应对和防范就是问题的关键。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向“常态化”发展,防御气象灾害工作也需随之向“常态化”转变。为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各国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行动起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公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从而让整个世界有信心和能力面对气象大灾的严峻考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