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汶川地震三周年的日子里,巴基斯坦著名学者、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所长哈立德·拉赫曼博士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通过三年来中国政府在汶川重建中作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拉赫曼博士由衷地赞扬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拉赫曼博士首先表示:“在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真诚地向中国人民表达我们的羡慕之情,中国共产党正在创造性地改造中国,也改造着世界,让世人感到,未来21世纪的世界主旋律将由中国来把脉。”
对于汶川的灾后重建工作,哈立德·拉赫曼博士感触颇深,他说:“从汶川重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有一句话对巴基斯坦人民影响很大,即中共四川省委所讲的,要从悲壮走向豪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执政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地震发生后仅仅10天,中国共产党就把1500多万受灾群众转移出来进行避难性安置,又用3个月时间对1200多万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这在整个世界都是壮举。大灾之年,中国没有发生疟疾,没有出现动荡,这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做到了不让一个灾民饿死,做到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尤其值得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认真学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投入3万多人、7500多台机械设备、5500多辆抢险车辆,震后一个月重灾地区所有乡镇恢复或临时恢复供电,交通干线全部恢复通车。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证明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阁下讲的那句话,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哈立德·拉赫曼深情地说,三年来,中国的四川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速度超过震前;工业化程度提高,产业结构优于震前,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人均水平高于震前,地震灾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仅恢复到震前水平,而且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也恢复到了震前水平。正是由于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大智慧,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才使得灾区重建体现了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思路。
拉赫曼博士特别强调:“我欣喜地听说,2010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了板房校舍,学校和医疗卫生、康复机构基本建成。我更高兴地得知灾区老百姓流传的一句话,现在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为此灾区群众自发涌上街头喊‘共产党好’。”他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倾全国之力,实现‘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巴基斯坦人民愿意与中国人民一道分享中国共产党的荣誉。中国人民之所以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实在在地把改善民生摆在了首位。从200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已经向灾区投入资金约合350亿美元,相当于巴基斯坦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为此,巴基斯坦人民从内心里感到:中国共产党真正是在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确实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将进一步使中国走向繁荣与富强。
(本报伊斯兰堡6月10日电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 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