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05日 星期日

    万千栋梁献国家满目青山还人民

    ——记川南林业局六一三林场党支部书记郑皆斌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05日   01 版)

        四川省川南林业局613林场党支部书记郑皆斌1979年6月参加工作以来,从干采伐工作开始,到副段长、段长、林场场长、党支部书记,一路先进。先后被评为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于199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采伐能手

        郑皆斌长期工作在艰苦的林区生产第一线。他从事采伐工作14年,安全采伐木材近8万立方米,造材合格率达98%,质量超过国家行业标准,因为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年年被评为局先进。1995年,郑皆斌被派到502工段担任段长,他带领管理人员跟班劳动,苦战两个月便扭转了连续3年完不成生产任务的被动局面,接着又经两年艰苦努力,使502工段跃升进全局先进工段行列。为了增收节支,防止跑冒滴漏,在原材料管理中,他积极推行“统一管理、包干使用、以旧换新”的管理办法,并充分利废利旧,使502工段每年为林场节余原材料万余元,结束了工段过去每年原材料超支10万元的亏损历史。

        关爱职工

        林区职工从事的都是粗木重石的工作,郑皆斌积极调动后勤人员搞好各项服务工作,在职工结束一天辛勤劳作下班后,总是能享用到充足的热水、热饭、热菜,心里特别温暖。为了解决林区生活物资匮乏的难题,他千方百计组织生活必须品,联系运材车从峨边县城拉到工段,以最便宜的批发价提供给职工,为职工节省了开支,此举被职工广为称道。林区信息闭塞,生活枯燥,郑皆斌就发动职工集体智慧,创建“职工之家”,添置了电视机、长凳等简易的硬件设施,坚持每晚放录像,支持工会、共青团搞职工联欢活动。原木工段工作任务特别繁重,职工冒雨装车时,他安排食堂熬姜汤给职工祛寒;职工摸黑突击装车,他亲自到工地上打着手电照明,与职工一道上下班。架设索道是个重体力活,他帮青工背着钢绳翻山越岭。有职工生病了,他到床前嘘寒问暖,督促病人打针吃药,并给病人送去热腾腾的稀饭……   

        而郑皆斌对自己却总是马马虎虎,伤风感冒了,吞点药片照常工作,分配奖金总是向工人倾斜,1997年,35岁的他喜得贵子,可他只回家3天就返回,职工们都亲切地叫他“马大哈”。

        林管先锋

        1998年9月,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川南正式实施,企业的工作重心从木材经营转为天然林保护。郑皆斌以国家大局为重,转变思想观念,努力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在天保工程启动之前,他就着手制定了清林整地,植树造林的计划,前3天封存了全工段10余台油锯。他说:“当初我砍下这些大树时,心里充满自豪,充满骄傲,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因为那时国家建设需要我们砍树,我们把万千栋梁献给了国家。但是,长江中下游的特大洪灾让我深深感到愧疚,对于环境的恶化,我有一种负疚感。现在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号召我们从砍树人变为栽树人,这给了我了却心愿的机会。我以前是砍树模范,带的工段是砍树先进工段。今后,我一定要遵从国家‘停、造、转、保’的政策,做造林、护林的模范,并带领工段做造林、护林的先进工段,把满目的青山还给人民。”

        林场工作的重点是森林防火,每年防火警戒期,他和职工们走村串户,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护林防火知识,形成了群防、群管、群治的良好局面。通过加强对入山人员、周边村民的防火知识宣传教育,加强火源管理,他所负责的林场多年来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林区职工收入都非常低,年均工资不及四川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0%。郑皆斌的朋友、亲戚等都纷纷劝他退职做生意,并愿意为他提供资金帮助,他多次拒绝了他们的好意,说道:“都走了,谁来管理这大片原始森林?以前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我砍了太多的树,现在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赎罪’,也算是对子孙后代有个交代。”

        重病不退缩

        从2007年3月起,郑皆斌感到身体严重不适,脸色灰白,爬山气喘吁吁,浑身乏力,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劝他及时到医院去检查身体。当时正处于森林防火警戒期,盗伐分子十分猖獗,工作压力大,为了那一片森林资源的安全,他一拖再拖。一直到了当年5月才到省人民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几个月的住院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医生叮嘱他回家休养,但他一出院就带上日常用药直接回到了林场,他说:“我一定要和大家站在一起管好这片林。”

        郑皆斌就是这样用最朴实的行动表达着对林业事业的无限热爱,抒写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信守着“万千栋梁献国家,满目青山还人民”的诺言。(本报记者 余长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