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3日电(记者李慧)目前,我国北方冬小麦已陆续开镰收获。调查表明,今年冬小麦产量三因素中,亩穗数增加,穗粒数略增,千粒重可能略减,单产有望提高,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在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下,今年冬小麦为什么还能获得丰收呢?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指出,在连遇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下,今年冬小麦有望获得丰收,“人努力,天帮忙”是两大原因。
今年冬小麦生产经受了干旱的严峻考验。从去年秋冬种开始,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连续4-5个月没有有效降雨,加之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失墒快,冬小麦主产区气象干旱面积不断扩大,麦田受旱程度逐渐加重。
科学播种在应对干旱中发挥了作用。去年秋冬播的整地播种质量普遍提高,绝大多数麦田苗全、苗齐、苗匀,基本苗数充足,为培育冬前壮苗和适宜的群体,保证后期足够的成穗数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学抗旱也发挥了作用。今年开春之后,国家及时出台了抗旱浇麦补贴政策,各地普遍采取了“以浇为主,措施前移,分类指导,科学应对”的麦田应变科学管理方针,挖掘一切水源,凡有水浇条件的地方都做到能浇尽浇,使前期受旱麦田基本上都普浇了2-3遍水。在科学指导下,绝大多数麦田还普遍追施了化肥,有效促进了苗情的转化升级,为小麦顺利返青、起身创造了良好条件,把干旱对小麦生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此外,今年小麦有望丰收,也因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有过及时雨,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而春季低温时间长,也促使形成了矮秆大穗。株高降低显著增强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