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日夜里,中国网球选手李娜从远在巴黎的罗兰·加洛斯球场带给国人一个大大的惊喜:她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半决赛上,战胜俄罗斯选手莎拉波娃,第二次闯进大满贯赛事的决赛。
从今年年初勇夺澳大利亚公开赛亚军,到时隔5个月后再创奇迹,李娜的战绩使得她成为继姚明和刘翔之后的又一位中国籍国际体育巨星。
和很多顺风顺水的运动员不同,李娜的网球生涯充满了戏剧性:9年前,当时还处于生涯前期的李娜神秘退役,据说她是为了与姜山的爱情,因为当时中国网球队不允许恋爱;也有人说她是不满受体制的约束,因为作为国家队队员,不允许她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职业赛;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李娜成为一名学生,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
2004年,在北京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大背景下,出任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前女排老将孙晋芳,极力劝说李娜能重回网坛。在费了很大周折之后,李娜终于重新回到了国家队。
尽管重返国家队,但李娜一度对国家队的体制仍感不满,因为她很是羡慕那些国外球员,拥有私人教练,拥有自己的经纪团队,参加什么比赛完全由自己决定。2006年多哈亚运会期间,李娜就在记者面前大倒苦水,甚至还流露出想再次退役的念头。在这个尴尬的时候,孙晋芳和国家队方面再次做出了重大让步——他们把姜山调入国家队当起了李娜的个人教练,并不再强迫李娜参加双打。原本强硬的“体制”变得“能屈能伸”而具有弹性,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李娜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不久之后,莎拉波娃的现任教练托马斯也来到国家队,专门指导李娜,同样也是通过中国国家队牵线搭桥才实现的。
最终,李娜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的优异战绩回报了孙晋芳,而后者也彻底放手成全了李娜和她的队友们的“单飞”。
如果说,2004年的回归是李娜实现了网球生涯的一次生死“救赎”,2006年国家队采取的“能伸能屈”的政策则成全了她在奥运会上的重大突破。那么,2008年后的“单飞”则是她实现“涅槃”的起点。
所谓“单飞”,是指运动员抛弃以往的国家队队员训练、比赛模式,组建自己的训练、比赛、经纪团队,以自己参加职业比赛的奖金,支付团队的所有薪酬和开支。李娜曾亲口告诉记者,这个团队的每天开销平均在一万元人民币以上。“以她的年龄和心态,再指着能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几乎不可能了,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她单飞,自己去闯闯,不管结果怎么样,都算是给以后的队员培养做一个探索。”中国网球协会一位官员曾告诉记者。
“李娜取得的突破说明,我们国家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完全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对于一些国际职业化程度很高的项目,由运动员自己去打理,去发展,在中国并非行不通。李娜从以前的默默无闻到鲜有成绩,到排名进入前20、前10到现在的前5,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她给国人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从而证明了不同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同样可以成功,同样可以让中国运动员成为世界的佼佼者。”中体产业集团竞赛公司总经理王奇对记者说。
值得一提的是,“单飞”后的李娜不仅在国际网坛的成绩节节提升,有关她热心公益的举动也屡屡被国人褒奖:2010年5月,她将在马德里皇冠赛获得的近50万元人民币奖金捐给了青海玉树灾区。接着,她又将当年参加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奖金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给家乡的福利机构,用来救助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她表示:“我是国家培养的,所以有责任为国家做点事情。”她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能带动更多人来帮助孤残儿童。“之前我一直有这些想法,但苦于没有渠道。而单飞之后,我和我的团队有充分的空间来做这些事。”(本报记者 王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