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日电(记者杜弋鹏、张景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新组织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旧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变化,怎么办?
有关专家说,这个问号太重大了。因为,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动员机制已经到了必须创新的时候。
“北京经验”、“北京模式”,就是社会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不久,北京市就成立了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了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北京市于2008年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格局的基本框架。
据了解,目前,北京已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安排财政资金237亿元,全面落实了58项为民办实事工程;统筹安排资金95亿元,全面实现了住房保障“两个50%”的目标;健全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筹集资金2230万元,为全市城乡低保对象每人发放100元的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全面推动“九养”政策的落实,为33.5万老年人、残疾人发放了总金额4.3亿元的养老(助残)券,建立了4584个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整合“一老一小”、“新农合”、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提高了职工和居民医保待遇,调整增补了109项医保诊疗项目,推进区县公费医疗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完善基本养老参保政策,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并加快养老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帮助16万名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实现了城乡“无零就业家庭”目标。
北京市已购买了扶贫、济困、助残、养老、慈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等20类300多个公益性服务项目。作为项目承接主体的各“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合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共举办各种服务活动4378场次,72万余人次参与,为社会提供服务累计120万小时,使更多群众享受到了更专业、更便利的服务。
据了解,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社工+义工”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服务联动模式、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都已基本形成。有关专家认为,北京社会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