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的性丑闻爆出及其辞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由谁来接班一事迅速成为国际媒体新的聚焦点。几位可能竞争这一职位的人员名单不断被媒体披露出来。从现有几名人选来看,法国现财政部长拉加德夫人的呼声较高,至少欧洲媒体在普遍进行如此的熏染。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打破一直以来的沉默,表示“倾向于拉加德接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一职,但现在就正式提名尚为时太早”。
拉加德本人也于日前表示,现在谈论由她来接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一职尚“不是时候”。此间有评论指出,拉加德尽管对接替卡恩一职颇感兴趣,但却表现出“并不着急的”低姿态,以给自己留有充分余地。因为她自己很清楚,眼下的欧盟27国之中,她是最有力的接替人选。就连欧盟财长的元老级人物、比利时财政部长迪地艾·汉德尔都表示,尽管自己也有意于此职位,但“拉加德无疑是最佳候选人”。
从法国政经各界人士几天来发表的言论看,左右两派对拉加德接替卡恩一职确实出现较大的一致。就连法国最大反对党、社会党总书记奥博丽女士也表示,拉加德是位“值得尊重的女士”,由她接任卡恩有利于法国及欧洲。以如此肯定的语气谈论萨科齐政府现任的一位部长,这在奥博丽来说还很少见。
至于欧盟诸国的态度,目前来看,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及卢森堡等国均表支持拉加德。默克尔几天前就表示,拉加德无疑是一理想人选。就连迟迟未表态的英国也在上周末表示支持拉加德出任下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如果考虑到英美两国的关系,英国的表态可谓不同寻常。现在来看,欧盟27国一致表态支持拉加德接替卡恩只是个时间问题。萨科齐今晨的表态可以视为最终获得欧盟一致的“前奏曲”。
法国及欧盟如此力荐拉加德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位女掌门人并不奇怪。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战后几十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一职始终由欧洲人担任,如同世界银行一直由美国人把持一样。卡恩因丑闻下台,对欧洲人来说,让拉加德接替自在情理之中,也完全符合欧洲自身利益。尤其是考虑到目前欧元区仍未完全摆脱危机,希腊及西班牙等国的金融及债务危机十分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施以援手。卡恩在位时已做了不少,颇得欧盟赞赏。而此时,欧元区最终能否走出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至关重要。所以,对欧盟诸国来说,此时由拉加德接替卡恩再有利不过。
其次,拉加德个人表现也是在众多欧洲候选人当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原因。拉加德出任法国财长期间,其施政表现可圈可点,无论在处理国内财经事务及国际会议上,颇得各国财长的普遍赞赏。这得益于其在美国金融界的实践经历,也是促成欧盟诸国普遍看好拉加德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拉加德甚至被评为世界最佳财长人选。在欧盟及世界金融和经济界当中享有很高声誉。
舆论普遍认为,美国虽然尚未明确表态,但支持拉加德继任卡恩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美国清楚,如果不支持拉加德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那么将来世界银行改选时,美国能否继续保住行长一职,恐怕就难说了。
当然,鉴于近年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尤其是新兴国家地位的上升,国际上也有不少声音,认为欧洲人把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一职的历史应该改写一下了。但眼下新兴国家还难以推出一致的人选,结果如何,还难确定。
不过,拉加德能否顺利接任,还要看实际竞选情况。近日,法国国内有人提出,拉加德涉及一个给某位知名人士的财政补贴案子,并据此认为她负有责任,难以成功当选。尽管这种说法没有多少市场,但拉加德能否如愿继任,还要耐心等待几日。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20日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领导层交接问题发表声明称,新总裁人选应当具杰出才能并得到广泛支持。盖特纳在声明中说,美国正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自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的股东进行广泛沟通。美方将支持的候选人应具备“必需的深厚经验和领导能力,同时能够在基金组织的成员中博得广泛支持”。盖特纳在声明中说,遴选基金组织新领导的程序须公开,并尽快行动,这一点十分重要。
目前围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人选问题成为全球舆论热点,不少国家推荐出自己的人选参与竞争。候选人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和欧洲发达经济体。
(本报巴黎5月24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姚 立)
【链接】
拉加德其人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1956年1月1日生于巴黎,曾是有名的反垄断法和劳工法律师,现任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部长,是法国有名的女政治家。
拉加德曾在美国知名国际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工作,并成为该所首位女董事长。她的政治生涯是始于2005年,曾在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政府任农业和渔业部长以及贸易部长。2007年6月19日,拉加德开始任现职,她是法国也是G8国家中第一个居此要职的女性领导人。
2009年11月16日,《金融时报》将她称为欧元区最好的财政部长;同年,《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最有影响力女人排行榜上,她列第17位。(李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