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事件一
国青男篮联名上书 请求换帅
4月初,一封由中国青年男篮队13名队员签名并按了红手印的“联名信”交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信的内容直接而简单:因无法忍受主教练范斌在这三年来屡次出现对大家人格上的侮辱与打骂,要求更换主教练。
■事件二
北京首钢女篮一队罢训
4月底,北京首钢俱乐部女篮的队员们由于不满主教练对她们的处罚,部分队员罢训。
■事件三
首钢青年队队员被主教练掌掴
随后不久,在河南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篮球联赛上,北京首钢青年队教练刘宏威对自己的队伍表现很不满意,在暂停时直接训斥队员,说到激动时还打了一名队员一巴掌。
不到一个月,三次发生在青少年队员与教练之间的冲突让篮球圈成为媒体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青年运动员罢训深层原因的关注和讨论。
问教练:传统的执教方式是否合适?
我国竞技体育也一直强调“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不少运动队至今依然实行着半军事化管理的集训制。晚上到点关灯、锁门,早晨、中午有专人负责敲门叫醒。教练员不仅扮演着教练的角色,也肩负着家长的责任。
“兵谏”事件后,范斌承认错误时表示,执教需要人性化。他说:“我用老观念去带这些九○后的年轻人,所以就发生了这种碰撞。今后在训练方式上要加强与队员之间的沟通,要人性化执教。”原中国男篮运动员、篮球评论员张卫平也认为:“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可能现在的人对人权自由要求比较多。教练员应该及时认识到运动员的这种变化。”
问队员:良好心态从何来?
三次冲突都发生在青年篮球队中,这提醒人们关注年轻球员的成长。
在我们经济生活比较拮据的时代,送到由国家供养的运动队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早已不愿送自己的子女去受那份“苦”。即使选择了从事体育运动,但掌上明珠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很难像前辈那样唯命是从。对于媒体影响力的充分认知给了他们倾诉与发泄的良好渠道。
很多教练员反映,九○后的这一代年轻运动员远不如以前的运动员能吃苦耐劳。他们成长于物质条件好的新时代,个性鲜明,脆弱敏感,不能适应艰苦环境。而体育运动,特别是像篮球这样的身体对抗强的运动,若没有顽强的意志,在比赛场上无法与对手抗衡。这也是公众对于罢训事件并没有表现出对球员一边倒支持声音的原因。
问管理:运动员保障如何重视?
近年来,运动员待遇和保障的问题备受关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表示,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必须一手抓训练,一手抓保障,以保障促进训练。刘翔曾在两会期间提交过关于提高运动员及教练员待遇的议案。
北京青年女篮罢训事件发生后,主教练许利民曾对媒体说:“罢训的队员其实也没有想到这个事情的后果,她们毕竟还很年轻。即使工资低,也可以找老板谈嘛。”这似乎证实了人们对于运动员罢训是由于待遇问题的猜测。“俱乐部想留住人,就必须有合理的工资标准。像某些俱乐部,年轻队员的工资确实比较低。”某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30%的篮球俱乐部只有简单的机构设置,运动员、教练员与管理层的沟通受到限制,俱乐部的运营也出现了很多困难,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心态也会发生改变。解决好这些问题,特别是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体育发展的新路,已经势在必行。(本报通讯员 向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