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5日 星期四

    灾区重建看发展·文化篇

    在新生活中培育新文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5日 01版)
    重建的映秀镇中滩堡村。本报记者 刘军摄

        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不论在平旷的场坝上,还是在幽深的山坳里,一片片簇新而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尚的居民点不断突破着记者的想象;徜徉其间,内心被深深触动——这里有生活的温馨与舒适,更有灾区各民族人民的自我追求和对未来的殷切期待。

        环境优美了,行为有约束了

        异地重建的汶川县映秀镇中滩堡村,滔滔岷江和渔子溪在这里交汇。刚走进村口,记者便被一块写有“映秀八劝”的牌子吸引:一劝村民要文明,勿用污言和秽语;二劝村民做善事,助人为乐享怡趣;三劝村民要卫生,共同建设新农村……在临街的一家个体川菜馆里,老板娘热情地招待顾客。她把每份食材都放到电子秤上称重量,她说,这是怕缺斤短两,让顾客吃亏。她从刚刚拌好的一盘鱼腥草中夹起两根让记者品尝,随即又补了两根放进去。从成都来的游客徐自强老先生站在青石板路上兴奋地对记者说,他震前来过映秀,这次的感受迥然不同,不仅因为这里的建筑焕然一新,村民的素质和精神面貌也都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

        地震中,彭州市新兴镇房屋全部被毁,受灾群众达16000多人。三年后,记者走进新兴镇阳平村寿阳泉群众安置点,只见村妇们蹲在溪水畔洗衣,一些游客在新建的农家乐木楼上临河观景,家家户户的山墙上彩绘着庄子神游、八仙过海的壁画。“衣着整齐不赤膊,树立文明好形象”的标牌立在房前屋后。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前边不远就是道教圣地阳平观,墙上的壁画是为了凸显当地的道教文化。据了解,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寿阳泉安置点被纳入区域文化中重新规划。“村里有没有不太文明的现象?”记者问。村民笑着说,住在这么漂亮的环境里,怎么能忍心破坏它呢?

        走进崇州市三郎镇欢喜村安置点,去年建成的小区满目苍翠,整洁美观。一方绿草地,两池清泉水,几只白家鸭,让人仿佛来到某个旅游度假村。村支书任水清告诉记者,村里雇了4名保洁员和一支巡逻队,专门负责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村文化站每天定时播放新闻广播,放映电影,文化站前的小广场成了村民每晚跳舞的好场所。“村民的素质和过去相比可不一样了。”任水清说,“以前,村里的男人到外面打工,妇女闲在家里无所事事,只有耍耍牌;现在,妇女们也都参加到村里的环境清洁和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大家都在想着法子往前奔。同时,村里的治安也变好了,自从去年搬到这里以来,村里没丢过一件东西。”

        灾后重建心气高,发展旅游正当时

        崇州市白鹿镇因百年前法国传教士在此修建的领报修院而闻名。记者在被完全震毁的领报修院遇到来自辽宁的援建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正在加固书院周边的山体,而书院的整体修复工程将在三年后完工。在原白鹿镇九年制学校遗址前,白鹿镇总体规划图板让人心怀憧憬:河流东侧,阿尔萨斯城堡、红豆小镇、香槟小镇自北向南排列;河流西岸则散布着白鹿场老街、地震遗址和地震博物馆。实际上,一个欧洲式的风情小镇已初具规模,不久即可接待游客。白鹿镇水观村的村支书刘顺清正盘算着将来如何靠旅游带领村民们致富。他对记者说,这儿漫山遍野都是野生蔬菜,准备办个蔬菜加工厂,还可联系企业制作领报修院的模型,“旅客可以捎个回去,既是纪念品,又有文化味”。

        在中滩堡村村口,羌族姑娘冯学英热情地招呼游客,她出售映秀震前和震后的照片,以及具有藏、羌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她自豪地说,羌绣就是她亲手绣的。记者随着游人来到新建成的莞城居小区,50多栋具有川西羌寨风格的建筑让小区显得色彩浓郁,小吃铺、旅馆、工艺品店鳞次栉比,店铺门前都挂起红灯笼,贴上红对联,喜气祥和。邓云太在自家门口边哄孙子边跟记者摆龙门阵。他说,他家的土地在地震中被山石掩埋,失去了生活来源,政府在这儿划出一片地方搞旅游,很称他的心意,他准备在这里开个茶馆,“将来,这儿的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生意不愁不红火。”

        在岷江支流的寿溪河畔,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汶川水磨羌城。在街道上漫步,感受羌族建筑艺术魅力的同时,仿佛在欣赏一幅慢慢舒展开来的羌族风情画卷:页片石和黄泥筑成的民宅沿着山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建筑墙体上用白石块粘拼出具有浓郁羌族文化特色的飘逸云朵和羊头图案。

        修复保护遗址,延续绵绵传统

        都江堰景区的二王庙里,青烟袅袅,香客不绝。景区水电管理员周志福回忆,大地震震塌了二王庙的山门,大殿整体倾斜,殿顶大部分瓦片掉落,大殿前的两个花坛竟下陷了几十厘米。重建以来,建筑工人清走瓦砾,扶正了大殿的梁柱,重新修葺了殿顶,还把牌匾、柱子涂上了新漆。今年4月21日二王庙已正式向游人开放,游客络绎不绝。地震中,二王庙景区峻拔壮观的秦堰楼遭到严重毁坏。记者看到,秦堰楼主体修复工程业已完成,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检验工作,很快将向游人开放。“站在秦堰楼能俯瞰整个都江堰工程。”景区票务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邓家友说,眼看着秦堰楼一天天地修复,他感到很欣慰,“人们又能全景式地感受都江堰工程的宏伟雄壮了”。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灾难让人们刻骨铭心,但一些遗迹却被有选择地保留下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基地。从映秀镇到汶川县城沿途,地震遗址标示牌处处可见。在映秀新区,巨石雕塑的大钟将那令人撕心裂肺的瞬间定格在14:28。石钟背后,原漩口中学遗址栋毁梁摧、危楼斜倚,一面国旗在制高点猎猎飘扬。遗址一侧硕大的汉白玉浮雕碑体上,镌刻着:“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巨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壮丽诗篇!”参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诚哉斯言!三年以来,四川地震灾区的文化重建以其独特而极富生命力的方式,深刻地把灾后重建向更深层次和更高境界推进。  (本报记者 刘 军  贾 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