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4日 星期三

    文明长春:

    说不尽的幸福故事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04日   04 版)

      有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长春市16年来上下齐心、持之以恒;有这样一份神圣的责任,长春市756万市民全心牢记、共同坚守;有这样一种光荣的使命,长春市历届书记亲自挂帅、各部门顽强拼搏,这就是长春市自1995年开始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在“创城为百姓,百姓共创城”的理念指导下,长春人民体会着奋斗中的快乐,也享受着文明所带来的无尽幸福。正如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所说:“我们抓创城,绝不仅仅是为了‘拿牌’,更重要的是要收到实际效果,重在‘过程’。要把创建过程变成推动经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变成进一步改善民生,全面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市民整体素质的过程;变成进一步建好城市,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过程。”

      如今,在这座城市,看到的是百姓共绘的新图景,听到的是说不尽的幸福故事…… 

        温馨在千家万户身边

      “走进社区,就是进入温馨生活。”在长春市南关区二三小区,杏花刚刚绽放,树木萌出绿芽,一栋栋安装着统一塑钢窗和防盗楼宇门的“新楼”仿佛矗立在公园之中。对于老居民区的变化,市民巡视员吴新生说:“自从市里实施了‘暖房子’工程,这小区就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很多小区居民也早开始了自治管理,一位居民包管几棵树、一片草坪的例子有的是。”

      2010年,长春市在加快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粘贴保温苯板、更换塑钢窗和改造楼内管网等措施,对长春老旧楼体进行改造。改造后,“穿衣戴帽”的新房子室温至少增加3摄氏度以上。与此同步进行的拆除“三小”、美化社区等旧环境整治工作,在给市民送去温度的同时,又送上了温馨。

      如果是第一次来到长春市清河街道德惠路八号楼,你一定会惊叹不已。从一层到顶层的五层墙壁上全部贴满了居民自制的“楼道报”。拥有15年历史的“楼道报”不仅是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宣传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楼道报”主编、81岁的黄福增老人说:“哪户家庭有矛盾,我们就把写有‘家庭和睦’的版面挂在他家门口。谁家儿女与老人有矛盾,我们就把‘孝老孝亲’的内容放在那一层楼。”如今,黄福增正在为庆祝建党90周年,制作新一期的“楼道报”。

      “爱心门铃”、“公德驿站”、“邻里节”……在社区、在百姓身边,文明活动正不断涌现。长春市市容环卫局局长韩志斌表示,越来越多的市民从受益者自觉变成了参与者、管理者、建设者。

      温暖在民生方方面面

      长春市农安县烧锅镇跃进村4岁的郑枝枭小朋友笑容灿烂、活泼可爱。而两年前,她的全家却都在绝望中。她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20余万元的手术费和治疗费让一家人陷入绝境。

      一筹莫展的时候,“健康长春行动计划”中的“医疗救助工程”为这个家庭燃起了希望。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按比例报销的基础上,长春市民政部门按照特困人群医疗救助政策对剩余费用报销30%,长春市确定的28家定点医疗机构在执行原有减免政策的基础上,每家医院再设立10万元救助基金,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困难家庭疾病负担。

      郑枝枭的康复只是众多“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受助者的一个缩影……

      创城为百姓。创建过程中,长春市努力解决增收、就业、住房、医疗、社保、救助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长春市每年把新增财力的70%用于改善民生,每年为群众办100件民生实事,群众的幸福指数、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对创城的支持率不断提升。2010年底,在“电影城”、“森林城”、“科教文化城”等美誉的基础上,长春第三次被《瞭望东方周刊》评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获得终身荣誉。

      温情在生活点点滴滴

      62路是长春市公交集团重点打造的文明线路之一,司乘人员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车厢精心“梳妆”,在车厢内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幽默风趣的语言,来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地方文化、养生保健等内容,让乘客在出行途中愉悦身心、感受温情。

      长春的公交文明远不止这些。零下30多摄氏度,火车站各公交站点依旧排队候车;开辟的公交车专用车道让市民畅行无忧。

      工作中,文明服务已经成为各行业的第一要求。工作之余,志愿服务也成了长春的新时尚。在长春市有一支讲公德志愿队,从事销售工作的队长魏长军,假日里经常带着队员们搞文明宣传。2010年7月,队员们带着用废旧报纸自制的吐痰袋在南湖公园内发放。公园的保洁员、管理员、游园的小学生纷纷加入其中,不到40分钟,事先准备好的近8000个吐痰袋全部发完。人们还为吐痰袋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文明袋”。

      今天,无论在长春的大街小巷,或是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处,总会有人默默关心着你,或在你困难时伸出援手。他们大都是普普通通的市民,涵盖了城市乡村、各行各业,他们用凡人善举诠释着“宽容大气、自强不息”的长春精神,树立了“创城为百姓,百姓共创城”的文明风尚,续写着文明长春说不尽的幸福故事。

      (本报长春5月3日电 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