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英国王室第二顺序王位继承人威廉王子的大婚典礼,堪称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最大的一场“秀”。
通过这场举世瞩目的喜庆盛事,得益的首先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处于困境中的英国经济。根据英国一家市场调查公司的估算,这场皇家婚礼今年有望给英国增加62亿英镑收入,包括来自零售和旅游的直接收入,以及由于居民“与王同庆”的消费心理而产生的间接收入。调查显示,有34%的英国人会通过某种方式庆祝王子大婚,这些人人均消费约为29英镑,用于购买啤酒和食物,组织聚会。虽然市场一直忧心消费者信心不足,但是仅用来庆祝威廉王子大婚,英国人就可能额外消费4.8亿英镑。食品、饮料消费量激增自然首当其冲,就连园艺店、玩具店和IT店也都会跟着沾光。另外,根据伦敦旅游网站的估算,全球大约有15亿人通过各种方式观看婚礼,其中大约有110万人会来伦敦亲身观礼,这些人潮在给伦敦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更会带来人气。酒店房价由此飙升,即使源于英国的“床加早餐”式家庭客房的私人房东们,也一定会借此大捞一笔。就连赌博公司都为婚礼新人亲吻的方式和位置、女王帽子的颜色、嘉宾出场顺序等开出了赔率,吸引全球赌迷掏腰包下注。本来,英国王室就是英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每年英国旅游业收入为190亿英镑,这其中接近6亿来自与王室相关的参观和消费。这场婚礼,英国王室又能为提振英国经济立下汗马功劳。
根据英国王室在婚礼举行前一周公布的宾客名单以及礼堂座位安排,在1,900位观礼嘉宾中,包括超过46位外国王室成员,其中甚至还有正陷于国内动荡之中的巴林王储。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界明星与名流。其中600人还可以参加婚礼后由伊丽莎白女王在白金汉宫主持的招待会。
其实,真正的大赢家还有一个,就是英国王室。多年以来,英国王室丑闻缠身、麻烦不断。自从威廉王子的生母戴安娜王妃死于非命,那个阴郁、古板、神秘、令人望而生畏的英国王室一直是部分媒体、公众八卦和嘲弄的对象。横扫2011年美国奥斯卡多项重要奖项的电影《国王的演讲》,刻画了伊丽莎白女王父亲、英王乔治六世和母亲伊丽莎白王后作为“人”的生动形象,在威廉王子的大婚之前,先为英国王室做了一个绝妙的广告热身。
30年前,全球7亿观众在电视机前目睹了威廉王子父母、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那场耗资3000万英镑的婚礼;十几年前又陪着还是小孩子的威廉王子兄弟给他们的母亲送葬;现在则为已经长大成人的“没妈的王子”成婚。老百姓跟着王室一家的喜怒哀乐而忧而喜、而泣而诉。
现在,世界上还有大约26个国家有王室,其中,欧洲就有10个。这些王室也常有婚丧嫁娶之类的事件发生,但没有一个王室有类似英国王室的全球影响力。被广泛使用的语言,使英国王室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能迅速被传遍全世界,从而保证了英国王室的影响力和曝光度。
对有关非议、批评甚至责骂,英国王室从不硬顶。近30年间,特别是在戴安娜王妃殒命一事上,王室经历了无数的猜疑,一向保持着神秘色彩的英国王室,从不正面回应。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的赢家,还是英国王室。
当然,在持续十年的全球反恐的大背景下,世纪大婚的安保工作也将花费不菲。据报道,婚礼的安保花费可能会高达2000万英镑,是G20峰会的三倍,查尔斯王子婚礼的五倍,是英国史上“最昂贵的安保”。(本报布鲁塞尔4月28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何农)
图为威廉王子(右)和他的未婚妻凯特·米德尔顿在英国伦敦的圣詹姆斯宫合影(摄于2010年11月16日)。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