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深圳专利缘何能多年稳居国内第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5日 04版)

        2010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高达4.943万件,同比增长16.9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几乎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一半。这一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5584件,同比增长46.95%,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5.26%,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一。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副省级城市排名中,深圳荣膺榜首;在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十位的内地企业中,深圳占据半壁江山并囊括“前三甲”。

        另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深圳累计申请专利26.2051万件,累计专利授权13.9063万件,累计有效专利10.2494万件。

        “这一项项数据体现的是深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圳的专利发明申请量多年来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徐友军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

        民营企业担当专利发明主力军

        受各种资源限制,深圳很早就开始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并将其从产业发展战略层面提升到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由于高校少、基础研发薄弱,深圳开始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的,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深圳的自主创新战略中,民营高科技企业功不可没,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一批以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等为代表的自主创新跨国经营企业,和以腾讯、朗科、金蝶、大族激光等为代表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在这里迅速崛起。

        被称为“优盘之父”的邓国顺创办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朗科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朗科公司总裁邓国顺带领朗科向全球递交了346项专利申请,其中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申请。现在朗科的专利许可费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它的专利产品的收入。

        徐友军告诉记者,“通过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产业、企业,加快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深圳最终形成了四个90%: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这四个90%的特点,也决定了深圳企业申请专利更贴近市场,绝大部分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和效益。”

        被“逼”出来的知识产权意识

        早在2001年中国入世后,有人便预言中国到2006年就会面临许多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没想到在2002年,深圳的许多企业就与外企因知识产权打起了官司。比亚迪、华为、中兴先后遭遇窘境。

        在国际通讯领域,市场的分布早已形成了一定的势力范围。当中国的新兴企业要走出去挑战旧势力,从业已形成的国际通讯市场版图中分得一块蛋糕,迟早会触及对方敏感的神经,挑战和官司不可避免。华为、中兴等企业在开拓欧美等国的市场中,都遇到了这种挑战和官司。这些企业清醒地意识到,面对挑战,真正需要的是学会竞争,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议价筹码。当自己拥有足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就会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和和赢得对手的尊重。

        今天,华为、中兴、比亚迪等深圳的这些民营高科技企业,在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等软实力方面,同十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按中兴通讯知识产权总监王海波的话说,我们现在确实“有实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深圳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是被国际知识产权官司的压力逼出来的。”徐友军这样感慨道。

        今天,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华为的核心战略。为确保企业的持续性创新,华为每年将不少于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全公司有研发员工5.1万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中有1400多人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究工作,形成了持续创新发展的有效机制。

        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280亿美元,并从2005年起连续6年海外收益超过国内收益。

        中兴也因为受益于知识产权倍增战略创造了不俗的成绩。2011年第一季度,中兴PCT专利申请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国际专利申请由2009年的517件猛增至2010年的1863件,增幅达269%。近5年来,中兴PCT年度申请量和排名连续实现大幅跨越——自2006年首度进入WIPO排名全球100强后,迅速从52位、38位、23位,一路飙升至2010年的全球第2位。

        政府要担当好自己的角色

        “深圳市政府对自己在发展知识产权战略中的角色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保护、服务、引导。深圳市政府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知识产权的人才‘洼地’,要让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聚集到深圳来,让企业的专利发明人能够获利,成为百万千万的‘科技富翁’。”徐友军说。

        为了将深圳打造成为知识产权强市,深圳市政府各相关部门领导多方请教,正确定位,找方式,谋路子,打出保护、服务、引导综合拳,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2005年,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目标。

        2009年,深圳市又出台了《深圳市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推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落实。同时,市政府还先后颁布实施了《深圳经济特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干规定》、《深圳经济特区技术秘密保护条例》、《深圳市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等一批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度,使深圳市在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城市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能得到深度激发,特别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突出,已成为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典范。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作用下,深圳形成了很浓厚的知识产权氛围。

        深圳有一个“知识产权俱乐部”,每半个月举办一次座谈会,所以又有人称之为“半月谈”。参加俱乐部的人员有政府官员、有企业家、有科研人员,每次一个主题,将各自在发明专利上的心得进行交流、碰撞,互相影响。俱乐部办了5年,非常成功,深圳企业家的知识产权意识与日俱增。(本报记者 易运文 本报通讯员 杜 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