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3日 星期三

    无监管,馒头才敢染色

    前 溪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3日   02 版)

      近日,上海华联等超市被媒体曝光多年销售“染色馒头”。记者暗访发现,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生产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此外,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也不乐观。

      “染色馒头”,就是“问题馒头”、“黑心馒头”,每天至少三万个流入上海各大超市,且销路很好,这么多年,不知道有多少消费者深受其害!我不知道“这么多年”究竟是几年,但只要一想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在啃“染色馒头”,心中就满是莫名的惶恐。我们的监管人员怎么就发现不了超市的“染色馒头”?

      对于馒头的监管,我们不缺乏法律,也不缺乏监管部门,但监管人员又是如何去监管的呢?据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说,一个月抽查一次,他们来检查,我们就把东西拿到办公室给他们检查,不让他们去车间;他们一来我们就把车间的门关上,不让他们进去。不让监管人员去车间,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企业不让监管人员去车间,监管人员就这么“听话”?你不让我进,我就不进吗?显然,监管人员听从企业的摆布,要么是工作太懒,检查只是图形式;要么是“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故意手下留情,放纵造假行为。毫无疑问,监管人员如此渎职,自然不会监管出什么“好果子”。

      今年3月,央视“焦点访谈”曾曝光:福建省福鼎市部分地区违规占用农民土地办工厂,为应付上级检查,有人在地上插无根树,检查过后再将树拔掉。上述监管人员的作为,跟这个“无根检查”有异曲同工之妙。“无根树”固然十分荒唐,但有多少“无根检查”,就会有多少“无根树”。如果检查能够做到“认真”,“无根树”焉能瞒天过海?同样,“无根监管”多了,“黑心馒头”也就多了。在上海此起馒头事件中,“无根监管”不仅出现在生产企业上,还发生在对超市的监管之上。近年来,超市暴露出种种问题:有的销售过期食品,有的卖假货,还有的在价格上搞欺诈……这都与监管不给力有必然的联系。

      食品安全事关重大,是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因而,保障食品安全,让民众吃得放心,有关部门责无旁贷。只有监管部门真正负起责任,坚决杜绝“无根监管”,食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链条才能稳固,食品的安全系数才能得到提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