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8日 星期一

    “文化将成为法中友好的‘催化剂’”

    ——访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合作参赞周子牧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8日 08版)

        图为周子牧参赞 刘军摄

        虽然周子牧出任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合作参赞还不满一年,但近十几年来,他的生活轨迹一直在“大中华”圈内,其中4年在香港,4年在台湾,堪称中华文化的知音。

        周子牧大学时代学的是工程学,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在法国驻新德里使馆文化科技合作处找到一份工作,从此,便与亚洲结缘。他第一次到中国大陆是1999年。他说,十几年过去了,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述中国的发展变化,那就是“翻天覆地”。最大的变化是基础设施方面,特别是通过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以及体育比赛等大型国际活动,中国各地的市政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人可以自由地在国内和世界各地旅行,国际互联网也越来越普及,中国人的思维也越来越开放。

        周子牧认为,近十几年来,特别是中国“十一五”规划以来,法中教育交流迅速发展,与前几年相比,中国在法国高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已增长了10倍。根据去年胡锦涛主席访法期间与萨科齐总统达成的协议,到2015年,中国留法学生的数量还将翻一番,达到5万人。与此同时,中国有10万人在学习法语。法语联盟在华有13处分校,其中10所分校是近十年创建的,25000名学生在法盟学习法语,他们中的大部分准备到法国求学。周子牧认为,学习语言是了解一种文化的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可以为发展双边外交、经济、科技和贸易合作奠定基础。文化和教育是立国之本。法国在世界各地的使馆都设有合作与文化处,在世界推广和普及法语,通过与驻在国文化、教育、科技、环保、语言教学等领域的合作,拓展法国外交领域,为法国整体外交服务。“文化外交”已成为法国外交的一种软实力。

        随着中国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兴趣,对中国文化知识的需求近年来急剧增加。法国一批著名的出版社在出版中国古典文学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上。前几年,法中两国联袂举办的“法国中国文化年”和“中国法国文化年”,通过大型文物展览、文艺演出、文化与艺术探讨和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法国是欧洲国家中学习中文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法国的中小学和大学乃至孔子学院学习中文的人数约为6万人。周子牧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20多年前,评价一名法国优秀学生的标准是看他是否懂德语或英语,而现在是看他是否懂中文。法国几乎所有名校都增设了中文课程,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他说,30年前,法国的一些中小学开设了“国际系”,目的是鼓励学习其他欧洲语言,教学全部使用相应的外语。从2008年至今,至少有15所法国中小学开设了“中文国际系”。法中教育部门已将这个体制引入中国,在中国天津选择了两所中学设立“法语国际系”,各门课程都以法语教学为主,并将在2012年秋季正式开课。另外,今年三月,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法语文化节,通过邀请法语国家乐团演出、法语作家演讲、播放法语电影和法语狂欢节等活动,在民间普及法语和法语文化。

        中国已进入“十二五”规划期。周子牧认为,法国和中国都是文化和语言大国,英语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人们对多元文化和多语制的需求。法国使馆正与中方合作,准备于今年在中国发起“法语年”活动。周子牧说,两国政府和各界都致力于发展新时期双边友好合作关系,而文化必将成为法中友好合作的“催化剂”。(本报记者 刘 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