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刘国松创作大展——八十回眸”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开幕前,年届八旬的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谈起他对祖国、对中国水墨和文化的眷恋时,动情处竟哽咽难言。
展厅里,一幅近五米长的大画《长海映日动浮光》,将九寨沟五彩缤纷的波光日影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画的左下角,一方小小印章钤下的红色印文,是刘国松时常系念的几个字:山东青州。
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1949年定居台湾。他十四岁开始学习传统中国画,二十岁转学油画。1956年,刘国松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与几位同学一起创立了“五月画会”。画了几年油画之后,刘国松开始反省:西洋绘画是从西方人的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将中国画发扬光大。两年的反省之后,他重归水墨世界,从全盘西化转向中西合璧,开始了中国画现代化的创新和探索。
刘国松说,创造不只是技巧的,甚至包括材质、方法。他发明了一种带有粗筋的棉纸,用水墨作画后,撕去粗筋,画卷上便露出自然生动的纹理;他从九寨沟归来,发现用以前所有的绘画方法都无法表现那种流动、斑斓的美,便将宣纸铺在建筑系学生画设计图的硫酸纸上作画,彩墨透过宣纸在硫酸纸上形成了绝美的图案,他将这种绘画方法叫作“渍墨法”。
他还发明了独具一格的“太空画”。1968年,刘国松在新闻中看到了美国宇宙飞船自月球背面拍摄的地球映像,忽发奇想,开始以方圆结构和拼贴、拓印、撕纸筋等方法画月亮、地球、太阳和天体运行。1969年初,他将第一件“太空画”作品《地球何许?》寄到美国参加“主流69”国际美展,获得绘画首奖,并被评论家誉为“走在时代最前面的第一位太空画家”。
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是刘国松不断探索中国画现代化道路的源泉。他说,水墨不仅是材料的名称,也是文化的载体,应该在整个文化背景下去画。
从1981年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庆典,并结识李可染、刘海粟、陆俨少、黄胄、程十发、叶浅予、吴冠中等画家开始,三十年来,刘国松一直风尘仆仆地在海峡两岸三地奔走,举办展览和演讲,为现代水墨画的发展倾尽心血。他的艺术见解深刻影响到大陆中青年画家,推动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水墨各种艺术风格的不断涌现。
刘国松对祖国和中国文化深深挚爱的炽热情怀,从他那些绚烂的笔墨中流溢出来。2000年,刘国松在西藏大学讲学期间,前往喜马拉雅山体验雪域高原,雪山之美让他忘了时间,在高原停留太久而致左耳失聪。但他却用充满激情的笔墨,在其后数年间创作出了一系列的《西藏组曲》。
回忆起这些往事,刘国松说,失去一只耳朵的听力,却换来了《西藏组曲》,值得。此次展览举办之际,刘国松将自己的十幅画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收藏。他说,一个画家,每一次画画,都像是一位母亲生下女儿一样;正是因为爱祖国、爱中国水墨、爱中国文化,他才将自己的画作捐给中国美术馆,这等于将“女儿”嫁给了最爱的人!
本报记者 谌 强 人物头像为本报记者 谌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