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3月13日电(记者夏静 通讯员韦璐明)今天上午,武汉大学珞珈山下一栋普通的教师宿舍楼传出欢声笑语,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在这里,被藏族学生们称为“武汉阿爸”的武大退休教师杨昌林和女儿杨红梅,正在为6名藏族学生准备饭菜。
杨昌林老人的“西藏故事”延续了整整46年。1965年,刚大学毕业的杨昌林主动要求来到西藏最艰苦的阿里地区,直到1978年才因心脏病与藏族妻子一起调到武汉大学。离开西藏的杨昌林夫妇,将自己对高原的眷念化作点滴爱心,开始照顾在武汉的藏族学生;每年藏历新年和新生开学报到的日子,他们都要为孩子们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组织他们开展联欢活动。妻子去世以后,这个传统仍然延续了下来。
“西藏人民在各方面都照顾我,我本打算干一辈子的,但我的任务没完成,所以倾注到学生的成长上来。”1978年至今,杨昌林老人帮助过的藏族学生达上万人,花去了他至少三分之一的工资。在这期间,同事陈琳加入了他们的“爱心事业”,成为武汉高校藏族学生的“校外辅导员”。
“他总是用道理说话,设身处地为少数民族学生着想,力争为藏族同学解决具体困难。”武汉理工大学二年级藏族学生巴桑加措说。他的同学拉巴次仁高等数学和英语不太好,因为不及格没有拿到毕业证。杨老师知道后,顶着酷暑接待学生家长、找学校领导协商,前后忙了6个月,最后为拉巴次仁争取到了补考的机会,拿到毕业证并顺利找到了工作。
“作为老教师,他是致力于民族团结、关心下一代、老有所为的模范;作为老党员,他是为党分忧、为国尽责的先进典型。”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如此评价杨昌林。今年已经75岁的杨老师表示,他的“西藏故事”还将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