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3日 星期日

    高等教育,亟待增强吸引力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代表谈一流大学建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3日 09版)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制图:郭红松

        就在去年年初,一位曾经的中国高考状元、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了近900万美元,他给出的理由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国内高等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哪里?如何从根本上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吸引力,进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记者:当前国内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然而有人指出,国内高校在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高校的自身吸引力依旧不足。您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国内高校提高自身吸引力的难点在何处?

        陈骏:当前,中国有2600多所高校,学生总规模达2980万人,每年毕业生600多万,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成绩有目共睹,值得肯定。但是也必须看到,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的教育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泰晤士报》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江苏排名最前的南京大学也仅位居第168位。受客观条件限制,国内高校在招生、学科设置、课程调整、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都缺乏自主权,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和国际教师的比例明显偏少,师资水平也亟待提高。而在提高自身吸引力的过程中,国内高校体现出的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规模扩张降低了优势学科的发展速度和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并不科学的考核制度淡化了高校“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理念。在师资建设方面,虽然对教师高学历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院校,但在对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实践能力的要求方面,却重视不够。正是这些方面的不足,阻碍了国内高校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前进脚步。

        记者:作为一所国内一流大学,南京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引人注目,“十一五”期间,南京大学在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取得了哪些成绩?是如何克服国内高校建设过程中的普遍难点的?

        陈骏:“十一五”期间,南京大学首先在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方面下功夫,学科内涵得到显著提升,文理工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基础学科的优势进一步凸显,部分优势学科和方向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10年10月,有9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ESI)排名前1%。

        其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南京大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提出了“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四个融通”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探索“三层次体系”、“三三制方案”为核心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逐步构建了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结合的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创新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机制逐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大师+团队”模式进一步推广,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基础研究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明显提升,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合作与交流再上新台阶。目前,南大已和30多个国家的20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5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记者:“十二五”期间,国内高校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作出怎样的努力?应从哪些方面增强自身吸引力?

        陈骏:总的来说,国内高校在提高自身吸引力方面的长期目标是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要完成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转变,国内高校必须在下个发展阶段中,抓住机遇,完成跨越式发展。南京大学在下一阶段的基本做法是:第一步,到2012年左右,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诸方面形成显著特色,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协调发展,整体办学实力达到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要求。第二步,到2022年左右,大部分学科在国内居于领先,某些学科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师资队伍水平等若干关键指标基本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本报记者 郑晋鸣

        专家观点

        加大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力度

        □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杨东平

        构建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突出弊端,就是教育和生活、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与生产、开发等相互脱离,学校教育缺乏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与,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具有一种“关门办学”的封闭性。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我们提出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的两种主要的途径。一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对于科技人才培养而言,这主要是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高校与企业、产业的结合,促进科学研究与知识转化、技术应用的结合。

        另一个重要路径是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衔接。曾有人说中国制造的电脑、电视、洗衣机是按照国际标准,全球通用的;但我们培养的工程师、医生却不能与国际标准兼容,难以在其他国家就业。这不仅意味着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项目,同时意味着加大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通过开放促进改革,学习借鉴国外现代大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个性化发展将彰显高校魅力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任洪斌

        在全国,很多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正悄然试点,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在探索之中,“千校一面”的局面正逐渐改变。2010年10月,成都中医药大学从2010级新生中遴选40名学生,用传统“师带徒”的培养方式,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优秀中医。正是教育体制的不断纵深,衔接了高等教育的“进口”和“出口”,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又实现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了社会多样化需求。教育管理部门应给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比如在专业设置上国家出指导性意见,各学校根据自身基础和传统来决定哪些专业要办,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也应有自己的特色,以逐步增强中国高校的吸引力。

        (本报记者 姚晓丹 温源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